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5篇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咱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例文,希望妳喜歡。
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篇1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四條文明的長河從悠遠的歷史向我們奔騰而來,三道水痕漸漸淡沒或幹枯,只剩壹汪江水還打著旋兒,湧向更遠的未來。然而,我們作為這條河孕育出的子孫,是否還堅守著她名為“文化”的江水,是否還保持著我們作為“龍的傳人”的驕傲?
每個人,都有義務,有能力傳承我們的文化。民國政界名家吳國楨,於暮年在美國完成了《中國的文化》壹書,雖然那時,他早已過了年少氣盛的年齡,甚至身在異土,但他心在中華,還有著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夠著成這本簡單易懂,卻又不失科學性與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見,無論年齡與地位,無論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妳有壹顆熱愛文化的心,都能將文化傳承甚至發展下去。
堅守傳統文化也是意義重大的。不僅要從個體努力,也要從政府,從國家,保護這壹文明的領土不再受任何玷汙。韓國,是申遺大國之壹。零五年,在端午節申遺中,我國落敗;後來,他們提交了“風水”的申遺書;現在,他們又將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披上了別國的外衣,成為他人的遺產。若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孫回首,只能看見壹片冠著其他名稱的歷史。文化對壹個國家來說,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代表它千年歷史的結晶。若壹個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將無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屬。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對壹個國家的重要性。
保護傳統文化,已是迫在眉睫的緊事。傳承至今的工藝與習俗,都是千百年煉出的精華,無論失去哪個,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彌補的巨大遺憾。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意識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也開始著手去保護。為學生開設講座和課堂;給節日設立假期;通過網絡為將失傳的工藝尋找繼承人……。我們應盡壹切努力,去保護流傳下來的文化!
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各種名號,或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專有名詞;更是四大發明的偉大,是各種節日的豐富多彩,是四大文明古國無上的驕傲!這些文化,組成了我們的宏偉的歷史,也造就了我們輝煌的今天。我們也應抱著感激的心情,去堅守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
保護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願每個中國人,都能為這傳承的文化感到無盡的驕傲與自豪!
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篇2二胡的悠揚踩著三月斜雨的韻腳,沁過薄霧和窗紗,微微的還有些許暖意。冉冉檀香彌漫著空氣,讓我不覺神遊於五千年的古國文化長河中。
天地初開,萬物終歸混沌。祖先們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哲學思想,道德倫理、無壹不體現著祖先們的智慧,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爭鳴,如壹聲春雷驚雨,給華夏大地壹場潤澤。道家,法家,儒家、諸如雨後春筍紛湧而出。其文學思想,道德學說更是沿用至今,令我們受益匪淺。而反自春秋《詩經》開始,先秦散文,魏晉文學,後唐詩宋詞元曲,品讀時給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學的博大精深。從孔子的“詩可以怨”到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給人們打上了壹種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嶽飛的“笑談渴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這種憂患意識逐步上升到愛國精神,體現了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崇高天倫。“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不屈不撓精神。“仁者愛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功業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山空”的天人***鳴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當世界文化的鐵蹄滾滾襲來時,總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抵擋。在這個物質利益至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
欲望,拜金,權利等都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壹步壹步的侵蝕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洋節”,昔日的傳統文化進壹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這些情況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歡的,是沒錯。可這又何嘗不是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壹種漠視?那些我們曾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記得魯迅曾說“惟有民魂是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有進步。”美國總統也曾說“當中國忘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時,就是我們攻打這個民族的時候”覺醒吧!我希望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傳承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來構建我們的祖國輝煌。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淅淅小雨盡苦泣。
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篇3關中大地上的人們啊!不管身在何處,人在何方,心中都有壹種力量。那是秦腔所給予的力量。
自小耳畔上便回響著這樣壹支歌,從爺爺的收音機裏傳來,從漢子們耕作的田埂上傳來,從關中婆娘們手中的針線傳來……每到勞作的季節,天地便都是金黃的。大地是金黃的,大地上的麥穗是金黃的,麥田裏奔跑著的狗兒是金黃的,漢子們頭上的汗珠是金黃的。就在這金黃的世界裏響徹著壹首秦腔合唱。
我愛聽秦腔,愛聽那腔震撼人心的力量。漢子們就在那田埂上吼唱著,如同萬馬奔騰而過,又如黃河洶湧流出。那聲音,那力量仿佛從人的胸膛中迸發出來,連帶著勞作的激情和豐收的喜悅,壹齊顫動著從無數張口中奔出,骨頭仿佛都被震碎了,天地都被震撼了。
勞累壹天的人們就坐在那田埂上歇息。不知是誰起了個頭,轉眼間上上下下,漢子婆娘都唱起秦腔來。我聽不懂他們唱的詞,卻也被帶動著跺起腳,拍起手,我常常疑惑他們歌聲中的那股力量從何而來,足以撼天動地,讓這黃金田埂上響徹著他們的合唱。
黃河水是他們的伴樂,鋤頭鐮刀是他們的樂器,關中大地是他們的舞臺,他們就這樣日夜合唱,響徹雲霄……
長大後我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秦腔,秦腔了那下裏巴人的合唱……許多年過去了,我再沒有聽到過那樣撼天動地的秦腔,也再沒感受到過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幾年後,我重回家鄉。又是那金黃的關中大地。又是那熟悉的壹曲秦腔。我卻突然哭了起來,不由得隨著鄉人們吼唱起秦腔,加入他們的合唱。
那壹剎那間,我忽然明白那種力量從何而來,他從骨子裏而來,從腳踩的關中大地而來。這大合唱啊,是每壹個獨屬於關中兒女的歌,寄托著對土地的無限熱愛……
之後,我常在夢裏聽秦腔,那是關中平原上壹曲嘹亮的歌,那是下裏巴人的合唱……
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篇4雖然我的老家在外省,但我出生在溫州,並在這裏讀書,所以我發現這裏有很多對我來說全新的事物。如我家就有壹個彌勒佛雕塑,它神態動人、栩栩如生,每壹個細節甚至袖口間細小的褶皺都有體現。家裏的長輩說那是黃楊木雕,十分珍貴,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於是我查看了相關資料,原來黃楊木雕來自溫州樂清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裏說,相傳黃楊木雕首先由清末壹名叫做葉承榮的放牛娃發現。他在廟裏跟著壹位老人學習圓塑、泥塑、上彩、貼金、浮雕等技藝。機緣巧合之下,他發現黃楊木是雕刻的上等材料,也因此,民間藝術黃楊木雕就這樣誕生了。
通過查閱黃楊木雕,我對原材料黃楊也有了壹定的了解。黃楊質地堅韌,紋理細膩,表面色澤如同象牙壹般,古樸內涵,還會隨著年代的久遠而不斷加深,因此通常被用來雕刻,但由於其生長緩慢,很少有作為大件的家具存在。
我很喜歡黃楊木雕,不僅僅因為它優雅美觀,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失的優秀工藝。黃楊木雕蘊藏著雕刻大師們的智慧與技巧,代表了溫州人民長久以來的精神財富,為溫州創造歷史文化名城添上濃重的壹筆!
文化就是因為有了歷史的沈澱才顯得彌足珍貴,可歷史的洪流也總悄然將文化席卷而去。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遭遇失傳的危險,黃楊木雕,困境重重。工藝復雜,材料缺失,技術不佳,種種問題都擺在了大家的眼前。為了了解黃楊木雕的現狀,我還特意去了好幾家木質裝飾店詢問,黃楊木雕裝飾物價格昂貴且稀有,店家為了盈利也不願意去購進。可見黃楊木雕迫切需要上到政府、下到百姓的重視,它每壹道工序的精細較之其他雕刻類藝術作品都是不可同語的,也是因為這樣的復雜和精細,更值得去保護。但是又不只是黃楊木雕,它更像是個縮影和代表,折射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窘境。在這個人人追尋中國夢的時代,當然少不了溫州夢,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歷史書寫了不朽的篇章,它們的傳承與發揚必將是溫州夢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非遺面臨的眾多問題並非不能解決,我願意為黃楊木雕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更願意為非遺文化做力所能及之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千萬華夏兒女的責任,倘若每人心中都有壹個不可磨滅的非遺夢,那麽華夏五千年的文化結晶必將越過時間的阻攔而長存!
非遺夢,我的夢!
有關傳統文化的高壹作文800字篇5“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或許,那古老的鐵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駕著歷史的戰車悄悄逝去,但是,負載其上的中華民族燦爛而輝煌的傳統文化,是否也壹去不復返?
春花秋謝,雁陣南移。華夏民族從歷史的硝煙中壹路走過來,她徘徊於“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古長城前,縱橫於大唐盛世的舞榭歌臺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鐵騎太硬,晚清末朝的統治者太軟弱,西方侵略者的槍炮太利,風風雨雨,淒淒慘慘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為無數仁人誌士的花冢,懷抱傳統經典,胸懷文化末節而含恨長眠!
時至今日,遠去了刀光劍影,逝去了血雨腥風,安詳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為傳統文化的守墓者與送終人。先不說麥當勞文化在神州達地泛濫成災,法蘭西的名貴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華,英吉利的流行樂瘋狂席卷樂壇,還有日本的動漫腐化我們的青少年,單是那情人節朦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動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團圓之月更美麗。
難道,蘊育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已行將就木,奄奄壹息?如果是那樣,在傳統文化被遺忘西化之日,也是華夏民族滅亡之時。這並不是聳人聽聞,壹個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深深融於我們每個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興旺國家富強的不竭動力。
欣喜的是,近年來掀起的國學熱,古典文化研究熱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沈淪於歷史長河深處的文化經典開始浮現於人們面前。於丹的論語“心得”,將孔子的思想精華用美麗易碎的語言編織成現代人心靈的搖籃;易中天以幽默調侃的話語演繹了壹部部超現代的《史記》、《三國》……片片感人,劇劇精彩。且不說功利主義的解說違背了嚴肅的學術研究,但究其對傳統文化傳播的貢獻卻是難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於丹壹個人的聖人,而是我們每個人心靈的守望者;“三國”也不是易中天壹個人的獨角戲,而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心馳神往的美麗傳說。傳統文化的迷失與復活,將見證我們古老民族的崛起與復興。
“盛世歌者蕭條人,悵望千秋壹掬淚”,讓我們守望心靈的文化凈土,駕起歷史的罡風,仰天長嘯,看巨龍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