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五年級下冊的課文,深受學生喜歡的是《牧場之國》和《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學生很喜歡倒不驚訝,線上教學期間我們壹起***讀過《呼蘭河傳》,對蕭紅的童年和祖父有了更進壹步理解。這堂課我也精心準備過。而《牧場之國》這篇課文當時時間緊迫,沒有時間精心準備。在陳述原因時學生說:很喜歡荷蘭牧場裏的動物的自由,在無邊無際的草原可以自由奔跑,沒有人打擾,而且荷蘭的人們很尊重動物,人與動物是平等的。如此說來,並非喜歡的是動物,而且這裏的自由和平等。《祖父的園子》裏的蕭紅也是自由快樂,在園子裏盡情地玩耍放飛自我,多麽地無拘無束。由此可見,學生喜歡的課文實際上也是能夠反應他們內心的需求。五年級的學生正在進入青春期,內心渴望自由獨立平等。平時接觸自然的機會也特別少,玩手機成了大多數學生的日常。
? 對於喜歡的課堂,學生的反饋也同樣讓我吃驚。我備課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是考慮文章重點是否滲透,邏輯是否嚴密,語文技能是否訓練到位,考點是否抓牢……從學生的反饋,我發現了幾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
? 學生喜歡的課堂應具有有趣的環節和應發生有趣的事情:有學生提到《景陽岡》壹課,老師叫學生講述武松打虎壹環節很有趣。課堂上有兩位同學也因這次故事講述表現精彩,因兩人都姓黃,被學生稱為"雙黃蛋組合"。以後,凡是課堂上有表演環節,"雙黃蛋組合"成了"專職演員"。其實,當時我只是在下面看著,什麽事情都沒做。讓學生成為主角,或許他們能夠更有參與感榮耀感。同樣,在理解《田忌賽馬》中孫臏的智慧,讓學生上黑板把可能的賽馬對陣全部羅列出來。學生也反饋到,這樣很容易理解孫臏的智慧。回想上個學期,學習《牛郎織女》壹課,組織學生完成畫連環畫,學生的興趣非常高。五年級學生是喜歡有趣的,平時對他們用嚴肅的語氣說些正經話的聽不懂,有時候說得誇張壹點,表情豐富壹點,語言幽默壹點他們就懂了。第三單元猜字謎也受學生喜歡,我講了壹個故事,錢鐘書給楊絳寫了個"慫"字加了個問好,而楊絳回復了壹個"您"字加了壹個感嘆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學生喜歡課堂應該是和自身有聯系的。有學生反饋到:最喜歡語文園地八中的日積月累,因為沒想到"君"字還有這麽多內涵。日積月累中提到古代君子的行為準則,比如"君子長戚戚""君子喻於義",便於學生理解,講了壹些關於君子與小人的故事與新聞。君子處事以法律、道德、原則為行事準則。而這位學生的名字中就有壹個"君"字。有位姓楊的同學最喜歡《楊氏之子》壹課,我壹直覺得學生對文言文、詩詞會比較排斥,因為難懂內涵深。事實並非如此,當時,全班同學都理解不了"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句話,這位同學上課時洞悉了楊氏之子的智慧。因此,她記憶猶新。
? 學生喜歡的課堂應該是有豐富課外知識作支撐。上課學期,對接了大量的課外知識在課堂上,我感覺學生興趣並不高。自認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好課文就可以。有學生說最喜歡《刷子李》壹堂課,並不是佩服刷子李的技術高超,而是老師補充了馮驥才《俗世奇人》中另外兩篇文章《泥人張》和《好嘴楊巴》。壹位平常基礎稍弱的學生居然也喜歡老師補充課外知識,上《聞官軍河南河北》壹課中,為了讓學生理解杜甫的愛國之情。我加入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等詩句。其實,壹堂課只講課文,我總感於不夠有說服力,下結論時感覺缺少了壹種底氣。
學生喜歡的課堂應該是老師精心準備的課堂。看到壹位學生寫到:最喜歡《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壹課,老師很用心準備,在課堂上把地圖都用上了,平常不回答問題的都舉手了。壹看到這句話,學生果然還是識貨的。因為有老師過來聽課,為了這堂課也思考了幾個星期,課件教案都認真仔細琢磨過。學生既然能夠知道老師能夠用心準備課堂,那也能知道老師敷衍課堂,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些小孩子。他們的心也和明鏡似的。
只站在兒童的視角去看課堂顯然是不夠的,但這個視角不能消失。以學科的角度、教育的角度、社會的角度去看語文課堂也同樣重要。真覺得的,課堂真沒那麽簡單,我經常和老師交流,要準備壹堂還過得去的課。熟悉教材,查資料也大概要1個多小時,自己做ppt也要1個多小時,寫教案設計語言和環節也要1個多小時。如果還要考慮預設,提問質量,課堂連貫緊湊等等,那就時間更多了。壹堂課的準備有時間下限,但絕對沒有時間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