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的讀音如下:
[yān]
焉”最早見於戰國晚期中山王壺=。
左部為烏形,其上部為“正”字,且與鳥身分離。至篆文
=上部省略為壹橫。後世表鳥爪的筆畫或訛作數點狀(首部亦或有所訛變),遂為今焉字所本。
漢簡文字或作上“正”下“二”,是其省略寫法。故篆文作上為“正”的省略,下為“舄”的省略,屬於省體結構。楷書作“焉”,上部又改為“正”字。
“焉”字本義是指壹種鳥,但不知具體是什麽鳥。《禽經》:“黃鳳謂之焉。”許慎《說文解字》:“焉鳥,黃色,出於江淮。”
段玉裁註:“今未審何鳥也。”有資料認為,“正”即“征”的古字,“焉”即為遠征之鳥,也就是壹種候鳥,且為黃色,可能為黃鸝之類。在古文字材料和古文獻中,“焉”字常用其假借義。
或作句末語氣詞。在中山王壺的銘文上,“焉”的意思也是語氣詞:“賈曰:‘為人臣而?(返)臣其宗,不羊(祥)莫大焉。’”(賈說:“作為人臣卻反倒使其君為臣,沒有比這更為不祥的。”)由此觀之,“焉”究竟是什麽,還有待進壹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