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國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
什麽是國學?雖說百年來不斷在討論,但是並沒有大家都認同的說法,因為這是個新名詞。近百年來,西方文化東漸,產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本土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最初用新學和舊學、中學和西學這樣不同的名字來區別。後來又提出國學的名詞,其實也就是中學,也可以說是壹種舊學,因為它是國產的。在壹段時間內,把中國的文化都加上“國”字,比如說中國的繪畫稱國畫,中國的武術稱國術,中國的戲劇稱國劇,中醫稱國醫。
二十世紀初中國的小漁村
高樓林立的廣州夜景
國學究竟是壹門什麽樣的學問?現代的學科分得很細,有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考古等等。哲學裏面又分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美學……但國學應該歸哪壹學科呢?國學包括了文、史、哲,政、經、法等許多內容,是個綜合的學科。因此按照現代的學科分類,國學很難作為單獨的學科確立它的“名分”。我先簡要回顧壹下歷史:
國學這個概念剛出來的時候,可以稱之為國學大師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編者註)。他以傳統的小學作為國學的基礎。小學是中國古代的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也就是閱讀古籍基本的方法。從這裏入手,再學經、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認為這就是國學。這樣說有沒有道理?當然有道理。中國文化的傳統,如果我們追根求源,都在這裏。這是比較傳統的說法。梁啟超的思想就更開放壹些,他認為國學應該是中國歷代學術的思想史。後來錢穆傳承了梁啟超的說法。他講的國學講義錄和章太炎先生講的不壹樣:錢穆先生主要講國學思想的轉變。到了胡適先生那裏,國學的範圍就更擴大了,他心目中的國學就是國故學,也就是說壹切屬於中國傳統的學問都叫國學。
在那個時代,知名學者對國學的理解就是不同的。還有這些知名學者研究的路線、範圍不壹樣,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態度、目的也不壹樣。章太炎、梁啟超、錢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揚傳統文化,把優秀的成分傳承下來。胡適先生研究國學,他自己講得很清楚,從故紙堆裏刨垃圾,把它們掃除掉。
我覺得給國學定義很難。比如有人認為國學就是西方的漢學(以漢文字為載體的就是漢學),但中國自己也有研究所謂“漢學”的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國學就是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把中國所有的學問都叫作國學,那範圍就太大了,應該要把國學的研究範圍限制在傳統文化裏。
盡管這些傳統文化裏有“道”、“器”、“藝”的分別,但是每壹種文化裏面都凝聚著這個民族的、地區的、國家的壹些最根本的東西。文化凝聚了這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生活樣式、信仰習俗等。壹個民族的價值觀、風俗習慣都通過文化傳達出來。而文化又是歷史的載體。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如果我們把這個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認同,我們哪有歷史?所以,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鴉片戰爭前,著名思想家龔自珍,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很有研究。他研究這段歷史得出壹個重要的教訓:“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也就是說,後人不知道他自己的歷史,不知道歷史就不認同這個民族、不了解這個國家。
從歷史上看,中國在近代化、現代化的進程中落後了,於是大家就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作怪,把責任推到傳統文化上面去。壹個民族失去了自主性,盲目追求別人的東西,最終的結果就是成為別人的附庸。
2.壹篇國學知識學習筆記(800字以上)
錢穆先生在其《國學概論》開篇說“學術本無國界。
‘國學’壹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為壹時代的名詞。”
“國學”壹詞的最早出現,應該是以1905年,章太炎、劉師培、鄧實、黃傑成立“國學保存會”,創辦《國粹學報》為標誌。上述學者提出“保存國學”的主張。
目的是強調學習西方決不能丟了自己立國之根本,立國之精神。 國故派鄧實說:“國學者何?壹國所有之學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壹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壹國也。”
章太炎20年代作《國學講演錄》,將國學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文學”五個部分。 稍後,胡樸安的《國學匯編》,又將國學內容分為六大類:哲理、禮教、史地、語言文字、文章、藝術。
上個世紀90年代有學者提出“自然國學”的概念,就是將傳統中的“科技”文明納入“國學”範疇。張岱年認為:國學除義理、考據、辭章、經世之學外,還應包括天算、兵學、法學、農學、地學、醫學等。
他甚至認為:當代中國的學術思想也屬於國學範圍。錢穆先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兼具人文和科學精神,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並不沖突,傳統文化精神和現代科學精神的會通是人類新文化創造性發展的途徑。
國學,是以我國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壹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構成了恢弘的經、史、子、集四部。 。
3.錢穆紮實的國學功底和妙趣橫生的演講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錢 穆:揚棄新史學的史學大師 視“文化”為“皮”、“存在”為“毛”,或有被認為“唯心史觀”之嫌;斷言中國傳統的仁義道德“比西方的***產主義更進步更高明多了”,顯然不能被許多人接受。
可誰能否認,錢穆在這裏提出的,實在是所有中國人——以及崇尚中華文化乃至追求世界大同的所有人——在21世紀不能不正視、不能不解決的壹個大問題呢? (中國)新通史應簡單而扼要,而又必具備兩條件:壹者必能將我國家民族已往文化演進之真相,明白示人,為壹般有誌認識中國已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者所必要之知識;二者應能於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中國種種復雜難解之問題,為壹般有誌革新現實者所必備之參考。前者在積極的求出國家民族永久生命之源泉,為全部歷史所由推動之精神所寄;後者在消極的指出國家民族最近病痛之證侯,為改進當前之方案所本。
此種新通史,其最主要之任務,尤在將國史真態,傳播於國人之前,使曉然了解於我先民對於國家民族所已盡之責任,而油然生其慨想,奮發愛惜保護之摯意也。——錢穆(《國史大綱·引論》,1940) 中國文化,表現在中國以往全部歷史過程中,除卻歷史,無從談文化。
我們應從全部歷史之客觀方面來指陳中國文化之真相。——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弁言》,1948) 近代中國人都好說中國二千年政治沒有變,試問古今中外,哪有如此理?亦哪有如此事?……只因我們此刻不看重歷史,不研究歷史,所以說中國自秦以下兩千年政治都是壹樣,都只是專制兩字已可包括盡了,其實是不然的。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955) 錢先生畢生所發揮的是整個中國學術傳統,不是他個人的私見。過分強調或突出他個人的作用,不是擡高或擴大他,而是降低或縮小他。
——余英時(《敬悼錢賓四師》,1990) (1895.7.30.~1990.8.30.) 清光緒廿壹年(乙未)六月初九日生,終年95歲 有論者把錢穆跟魯迅、胡適相提並論:“我們是喋喋不休地重復梁實秋的雅舍、周作人的苦茶、林語堂的菜譜,還是老老實實地告訴我們的學生,我們曾經有過魯迅的社會批判、胡適的自由思想與錢穆的嚴謹學業?三者合壹,應該成為我們向學生介紹30年代知識分子的三種主要形象”。〔註1〕此言自有道理。
可是其壹,所舉除魯迅外,另兩位都大大超越了“30年代”,從壽數看尤其如是:胡適的“自由思想”延至60年代初,錢穆的“嚴謹學業”更持續到世紀之末。其二,單就“嚴謹學業”言,到底該由錢穆,還是陳寅恪、李濟等人文學者,或者胡先骕、梁思成等科學家和工程師,乃至由不止壹人做代表,似也不無商榷之余地。
重要的是,錢穆的影響,遠非“嚴謹學業”四字能概括。方克立說:“錢穆可以說是在史學領域高舉現代新儒學旗幟,反對‘盡廢故常’的歷史虛無主義,維護中國歷史文化精神的第壹人”;錢穆創辦的新亞書院,是後半世紀“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堡壘”和“第二階段現代新儒家傳道授業的壹個大本營”〔註2〕。
美國學者鄧爾麟說:“錢穆與—些傾向西方啟蒙並擯棄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不同”,其“‘對立面’既不是文化的過去,也並非‘現代的’今天;被錢穆認為與中國現實格格不入的,乃是西方文化所頌揚的真理標準”;他“並不壹味地依戀傳統,而是在深思反省之後,看到某些中國傳統價值仍然能使中國文化獨樹壹幟而不同於西方文化”,“他看到傳統文化價值能在政治和經濟大變動中仍然得到傳播,從而鞏固加深了他對這些價值的信仰和理解”。〔註3〕汪學群說:錢穆“來自中國社會最底層的鄉村,正是中國社會鄉村民間的樸實無華,鑄造了他既平實又堅韌的人生與學術。
他是從鄉土中國走出來的壹代史學巨擘,壹位營造‘文化中國’的先驅。”〔註4〕王晴佳稱:錢穆“以史學成名,但他學問之淹博,已經使他的治學超越了史學的範圍而成為所謂‘國學大師’。”
〔註5〕——雖然,錢穆自己早在70多年前說過:“學術本無國界。‘國學’壹詞,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
特為壹時代的名詞。其範圍所及,何者應列國學,何者則否,實難判別。”
(《國學概論·弁言》)。
4.錢穆做出的與主流知識分子截然不同的選擇具體指哪些
錢穆:用“溫情與敬意”詮釋歷史郝壹默 在人人追求“進步”的激進年代,多數人沈浸在將傳統壹股腦扔進“歷史的垃圾桶”的豪邁中,為了更光明的明天,他們可以對昨天毫無眷戀,甚至全部拋棄。
錢穆是少數對舊世界鐘情的頑固派,他做出了與主流知識分子截然不同的選擇。 錢穆自學成才,36歲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和《先秦諸子系年》,“基本上解決了學術界長期聚訟的公案。”
他在鄉間當了18年小學、中學老師,然後走向大學講臺。推薦他的人是顧頡剛。
作為中國學術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顧頡剛與錢穆素昧平生,但讀過他的作品後,對其史學功底大加贊賞:“君似不宜長在中學中教國文,宜去大學中教歷史。” 1930年,因為顧頡剛的鼎力相薦,錢穆進入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為他把“M”樓改為“穆樓”。
之後,顧頡剛又把錢穆推薦給了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我想,他如到北大,則我即可不來,因為我所能教之功課他無不能教也。”後來,錢穆成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壹,與胡適並稱“北胡南錢”。
錢穆所處的年代,西學東來,勢不可擋,儒家被認為是“弱國愚民”的根源,國學漸漸失寵。中國人出現了嚴重的認同危機。
臺灣學者胡昌智曾對這種認同危機做過形象的說明: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裏,有壹次歐陽鋒忽然忘了自己是誰,像得失心瘋壹樣,把石壁上的影子當做敵人來打。 近代中國的歷史文化與這段故事有相似之處,而不同在於,人們不是忘了自己是誰,而是想去忘掉自己是誰。
面對洶湧而至的新思想,錢穆堅持不為時代潮流裹挾而去,他選擇在古籍世界裏尋找另壹個世界。他始終相信,沒有什麽比歷史更能寄托中國人的智慧與情感。
他寫了《國史大綱》,他說:“我把書都寫好放在那裏,將來壹定有用。” 在《國史大綱》的開篇,錢穆對讀者提出了四項對待國史的殷切期待,其中重要的壹條就是對本國歷史要持有壹種“溫情與敬意”,而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讓錢穆成為20世紀中國史學家中最具中國情懷的壹位,他的學生余英時說,錢穆的壹生,是“為故國招魂”的壹生。
“做壹個現代中國的士”,是錢穆的理想和誌業所在。 他曾經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講題,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例,闡述弘“道”的知識分子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得出結論:“士是中國社會的中心,應該有最高的人生理想,應該能負起民族國家最大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內心修養上,應能有壹副宗教精神。” 錢穆認為,今天的中國知識分子,只接受了西方的權利觀念,沒有接受他們的宗教精神,只講個人權利,不講仁愛與犧牲。
避居香港後,錢穆赤手空拳創辦了新亞書院,它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 在租來的僅有的4間教室裏,錢穆想努力保存中國文化的氣韻。
“新亞”之名由錢穆所起,他希望借此提倡“新亞洲”,為在香港的中國人爭取稍微光明的未來。 新亞書院成為20世紀後半葉中國教育的奇跡之壹。
而辦學的16年,是錢穆“生平最忙碌之十六年”。之後,錢穆到臺灣“謀建壹家,以求終老”,得到了蔣氏父子的禮遇,蔣介石為他建造了素書樓,蔣經國則聘請他為“總統府”資政,在錢穆之前,沒有學者出任過此職。
晚年的錢穆依然堅持在素書樓傳道授業。有壹次,他在家中為學生講課時突然說:“其實我授課的目的並不是教學生,而是要招義勇兵,看看有沒有人自願犧牲要為中國文化獻身!” 但是在“現代”的沖擊下,“傳統”早已無招架之力,錢穆所贊美的那個“禮”的世界早已崩潰。
這讓錢穆的學術生涯走得格外寂寞,他期待國人對歷史拿出溫情的訴求,卻無法獲得商業市場的認同。 錢穆生前曾對妻子說:“自古以來的學人很少有及身而見開花結果的。
在今天講文化思想,似乎不像科學家的發明,不論別人懂與不懂,即可獲得舉世崇拜,因為科學有壹個公認的外在價值,而講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壹份信心來支持自己向前,靜待時間的考驗,故其結果往往要在身後。”錢穆始終認為,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是中國文化的最大危機,學校偏重自然科學,崇洋蔑己,更是中國文化的隱憂。
(選自《都市·翻閱日歷》2010年第10期,有刪改) 1.結合文本內容,談談妳對錢穆提出的對國史要有壹種“溫情與敬意”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英時評價錢穆的壹生是“為故國招魂”的壹生,請指出“為故國招魂”的含意並概括其具體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錢穆認為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是中國文化最大的危機,根據這壹觀點,妳如何評價現今的國學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難度:中檔來源:廣東省模擬題答案(找作業答案--->>上魔方格)1.①在西學東漸勢不可擋的形勢下,作為中國人,要有對自己國家歷史的認同感,不要壹味苛求古人,多些情感,多些親近,不可全盤否定歷史。
②歷史是國家和民族的根本,不可推翻,後人應懷著敬畏之心,尊重歷史,不可把自己所處時代當成歷史最高點。2.“為故國招魂”指的是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精魂。
具體表現: ①在拋棄傳統的新思想潮流中。
5.國學是什麽
鄙人雖不才,可我認為國學就是我們沈積了大約五千年的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文化、歷史、科技、地理、倫理等各方面的民族碩果,尤其突出表現為以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
現在我國掀起“國學熱”,原本國學就無所謂“熱”與“不熱”,他是屬於我們民族特有的,是我們血液裏就流淌著的“文化”,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就有權利和義務去學習、去理解、去領會、去體悟這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並把他們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包括學習、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等);可是由於在面對民族危難、國家統壹與穩定等壹系列問題是我們放棄、漠視了我們自己的寶貴財富,而盲目追求別人的東西,甚至由於沖動和無知我們曾經踐踏,甚至是糟蹋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如今在外國研究員、國際學者不斷研究探問中華民族文化與國內環境日趨需要、全球華人漸趨覺醒的背景之下,全國各地都漸漸意識到我們自己的文化不能再丟了,也丟不起,因而才掀起“國學熱”,應該說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否則我們將沒什麽留下給我們的子孫了!“國學”,對壹個人來說應該是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他所包含的為人處世(事)方略、方法,自我的調節,他所包含的心理調節、養生之道等甚至優於當前的社會的心理學、社會學等,至少也是相當的,當然人與人是不同的,同樣的知識和文化,不同的人理解是不同的,這就像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壹個國家的文化和思想只有正面的而無反面,都是正反相對陰陽相差的,中華文化更是如此,就卡妳則妳怎樣理解怎樣實行了,正面書籍觸手可得,反面人物處處可見。
6.我們平時所說的“國學”都是指哪些方面的著作
壹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麽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範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壹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經部——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註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其中儒學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資治通鑒》、《戰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 *** 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 、《慎子》 、《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樸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