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先後命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的壹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永樂帝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這是中國第壹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877卷(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永樂大典》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采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禦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擴展資料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壹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壹部,稱為“嘉靖副本”。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叠、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冊。《永樂大典》從編纂到毀滅的600年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和千古之謎。
《永樂大典》纂成後,被放置在南京文淵閣的東閣。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選了壹部分藏書帶到新都,《永樂大典》在正統年間正式被放置在文樓中。永樂和萬歷年間,雖然都曾有人提議過刊刻,都因“工費浩繁”未能實現。
在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愛《永樂大典》,平時在案頭上常備幾冊大典以供隨時翻閱。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宮中發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燒毀。火勢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樓中的大典。明世宗連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時搶救出來。為防止今後再遭受類似禍患,明世宗萌生了重錄大典的想法,並同大臣徐階反復商議此事。
百度百科-《永樂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