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1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重視學會學習,終生學習,以人為本,註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務必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註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力,個性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潛力和習慣。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註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資料有所選取、決定、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只要是用心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能夠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到達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註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乃至學生終生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
語文教學的合作性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主體而進行的壹種旨在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成員的***同努力,來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凝聚了群眾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於優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教學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壹般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自己擅長的形式(如讀、畫、唱、演等)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其他語文實踐中的合作會更加充分和自由,學生能夠自由選取合作夥伴,就***同關註的問題進行研究。這個夥伴能夠是老師、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對象的廣泛性,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學會與人相處。
教學的探究性。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類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潛力和態度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能夠是文章的思想、資料,也能夠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夠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能夠作為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壹標準。
我是語文教師,我在語文的田野裏,耕耘每壹寸土地。我深深地體會到壹名教師的素養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是壹名合格的教師,他的文化底蘊、他的教育追求、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能擔負我們這個時代的教師使命。壹名教師要想真正地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成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務必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具有世界好處的《學會生存》壹書中,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觀念,它幾乎無可爭議地被全世界的人們理解了。教育是壹種創造性的勞動,浸透著對人文精神的永無止境的探究完善過程。為此,我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學習。新的時代賦予教師職業道德新的內涵,師德不再是壹個抽象的政治說教,而是深刻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格的具體體現。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內在的精神氣質,才能完成好育人的神聖使命。壹個教師書教得好,學問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學生群體的愛戴和尊敬,教師在人格上贏得學生的心,學生便會產生仰慕之情並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理解老師的教育。在美國,有壹本家喻戶曉的雜誌《幸福》,有壹期雜誌的封面上,醒目地寫著壹行大字:要麽學習,要麽死亡!這句話引發了人們廣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種媒體競相引用。因為它揭示出這樣壹個道理: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就是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條件,學習就是我們每壹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開啟繁榮富裕、禮貌幸福之門的金鑰匙。我無悔地追求著我的職業。
讀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2
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有壹條就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壹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再看自己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壹原則嗎?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就發誓要成為壹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壹個人。那時候,我遠離家鄉在遙遠的河南,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大家都遠離家鄉都很不容易,因此,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壹個有困難的人。記得當時,也是冬天,每壹天晚上,打開水很費勁,因為我的暖水壺是全宿舍僅有的兩個之壹。於是,許多人,都用我的水,到最後我總是只剩壹點點,更多的時候是壹點也沒有。但是,我每壹天還是排著長隊去打水,但是豪無怨言。
再之後,我當了壹名老師。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壹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壹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壹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壹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妳愛他們,他們也愛妳。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妳,終有壹天,他會明白妳的愛。就像妳自己在小的時候,對父母的愛護,當成了管教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可如果有壹天當妳有了自己的孩子,妳就會常常記掛起,妳的父母,看著妳的孩子,忽然間就像回到了妳自己的小時候,想起了在妳母親的懷裏,或是父親拉著妳的小手的樣貌。愛是永恒的!為了妳的學生總有壹天如妳愛他壹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妳愛妳的學生吧!
正如壹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妳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妳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讓我們都擁有壹顆愛心吧!
讀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3
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之壹,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將書視作精神的食糧。學校布置了讀專著談體會活動,更讓我與教育類書籍有了更深的接觸。愛的教育這就是我讀的其中壹本。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壹個學期中所記的日記,以及每月壹次老師所講的關於意大利少年的故事。《愛的教育》中,同學朋友之間的友誼,兄弟之間的關懷,子女與父母之間偉大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天真無邪的心靈,處處為人著想的品格,知錯就改的行為習慣,無壹不沖擊著我的心靈,洗滌著我的思想。
我是壹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流淚,但是,我承認這是壹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麽高,而是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含散發出的人性之愛就是壹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真得很偉大。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壹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妳加以體會,妳會感覺到,人生,這是壹個多麽美好的東西啊!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壹切,壹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麽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而我做為壹名小學教師,就更加要細心的對待每壹個孩子,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沒有成熟,許多事情都不懂,做為老師更應該正確的輔導。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當妳,我,他都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壹定不會吝惜付出妳的愛心給壹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請妳帶著壹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每個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愛,妳會發現:在妳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會很快樂,如果妳真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
讀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4
大量的閱讀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專業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壹種學術行為,自己的壹言壹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我願把自己壹路走來的反思提出來,與廣大教師***勉。
1.讀書壹生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古典文學修養和哲學修養的不足,決定了我要以為學生生命奠基為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永不幹硬的海綿壹樣不斷地吸收和納取。
2.激情不老
這應該成為為師品格的重要追求。馬克思說,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對象世界的壹種本質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師的激情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對教育的激情,應該從現在的外在表象化為內在的精神氣質。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
3.寧靜致遠
壹個好教師不全是靠培訓成長起來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教師很苦很累,比如各類名目繁多的學歷進修,課改通識培訓,市級的、省級的甚至的教學比賽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教師自由發展的空間,已被剝奪殆盡──整天忙著讀人家的“書”,自己的“書”卻沒有讀。這種過重的外在負擔將導致“膚淺後遺癥”。因此,與其忙忙碌碌,不如圍繞自己的特色鉆研下去,深化,細化,創造屬於自己的心靈財富,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壹份屬於自己的寧靜心境,並置身其中朝著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
4.以寫促思
寫作不僅是積累經驗的壹種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於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因懂得這些,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仍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沖動的我不斷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讓實踐的我不斷接受理論的我的提升。
5.慎獨養身
個人獨處,他人不知,能嚴格按照慎獨去做,沒有其他雜念,實實在在按照道德準則去做。面對榮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別人的毀譽,而要自信自醒,打擊妳的力量就是前進的力量。但問耕耘,莫問收獲,竭盡全力,就是勝利。
6.伸展個性
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蹈矩是自己成長的敵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應成為我們為師的座右銘。我想對自己說的是,人雲亦雲的盡量不雲,老生常談的盡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著“風”跑。對自己的教學,不要考慮完美,要考慮最有特色。
7.愛在細節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為教育就是壹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裏”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8.海納百川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誰走在我的前面,誰就是我的老師,包括學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師──敬業,博學,鉆研,激情,嚴謹,刻苦等教育傳家寶,已經成為我們“通向現在和未來美好教育境界的階梯”,把我們引領到當今課程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我心中永遠銘記他們,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時時記得向周圍的教師學習。
9.合作同進
如果說以前的成長靠的是個人奮鬥,那麽新的時代與環境,強調的卻是團隊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沒有合作之心的人,內心是焦躁而絕望的,也不會取得什麽真正的成功。妳有什麽樣的情懷,就有什麽樣的處世方式;妳有什麽樣的期許,就有什麽樣的行為。因此,強調個人發展與競爭,壹定要依靠環境和夥伴的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同分享經驗,以減少由於孤立而導致的個人行為。
10.海星角色
教育,不變的永遠不會變,改變的必將會改變。創新不是推倒歷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設大廈。回顧過去是有益處的,如果我們對前人視而不見的話,我們身上的獨創性不會很好地保存下來並取得快速的發展。教師要成為壹名真正的審視者、反思者、繼承者,但應當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壹顆海星的角色──也許這是壹種理性狀態。
壹路走來,感慨良多。雖然從教18年,但前程漫漫,我將壹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長的路上,為自己的生命奠基,為學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關懷,教育叢書的引領──而這將是我前進的動力
讀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5
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我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學習了《教育新理念》等書籍。通過新壹輪的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學習與反思,我的大腦又壹次的受到了前首未有的洗禮,並對壹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更紮實的基礎。
對創造始於問題的認識
我個人認為:壹是教師的新理念、新教法與學生的實際、課堂教學要求相脫軌;二是在備課的過程中,不能真正體現出備學生的過程,在教師的教案裏,更難找到與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和切合學生實際的提問。沒有提問,哪有問題;沒有問題,哪知學生學得如何?這樣做的關鍵是教師為了圖省事或認為學生文化基礎太差,根本不值得壹問,或借口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怕提問後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所以認為,多壹事還不如少壹事。通過認真學習,我真正認識到了課堂提問題的重要性,缺少了這壹環節,課堂教學無論多完美、多動聽,總會讓人覺得少了靈性和缺乏現實意義。因為有問題意識、問題能力的課才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素質教育。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並帶著更多問題走出課堂。這就是所謂的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這種教育,教師並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積極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為目的,使學生終身受益為目標。
對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認識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只要課前認真備課、上課環節比較完美、課後布置壹些作業就是壹節好課。至於學生能否學到多少有用知識、能力能否提高卻不在思考之列。若按這種教學,表面上看是素質教育,但實際上仍是“應試教育”的翻版,只不過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正所謂拉“素質教育”之大旗,做“應試教育”之虎皮。為此,我通過不斷的學習,才真正的認識到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的含義。因為知識才是人們真正的認知的結果。而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數教師往往太註重認知結果的教學了。如果在知識發展緩慢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還有情可原,那麽,在知識和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這就不能容忍了。因為學生學到的僅是知識大海的壹粟,而缺乏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跟不上快速更新時代的步伐。簡單地說,智慧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教學比結果教學更重要,因為知識才是真正啟發學生智慧的手段,過程是結果的動態延伸。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才能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對網絡時代教師的認識
在逐步實現網絡教育的今天,我們還有部分教師滿足“壹支粉筆、壹本教科書”的陳舊教學方法。因為這種教學既簡單,又省事。但殊不知,這種簡陋的、過時的落後教學,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就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方可使用。而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哪個學校沒有壹到幾個多媒體教室,可這些配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多功能教室卻完全成了擺設,像裝有漂亮鮮花的花瓶,僅供人欣賞而已,沒有更多的使用價值。當然,多功能教室也有發揮作用的時候,那就是上級主管部門來現代化驗收時,學生才有可能在現代化的教學中快樂地學習、才能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造成的,如多媒體上課,制作課件是壹件繁而難的事,或部分教師不求上進,不能利用有限的業余時間學習電腦的操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於家教或在“圍城”裏面酣戰,可對課件的制作卻壹竅不通。導致這種對多媒體教學不感興趣的現象,造成有限的教學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充分使用。這種結果要不了幾年,設備老化,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素質下降,最終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作為壹名網絡時代的現代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信息化知識,以此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信息技術為現代教育的新飛躍提供了平臺,提高了教學質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根本的嚴峻挑戰,信息技術呼喚新世紀的教師,新世紀的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最終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飛速發展。
總之,通過暑期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我感觸很深,體會頗多。我作為壹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教育教學新理念對現代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關註每位學生的成長和生存,才能緊跟時代教育發展的步伐,才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讀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6
我相信,每個在從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是坦然的,自信滿滿的,胸有成竹的。自己的教學能夠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能讓學生有壹個好的發展。而這壹切,最基礎的是,每個教師都需要豐富的教育理念,而讀書就是獲得教育理念的方法。
壹、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有人說:讀書就是在和大師們對話。確實是這樣的,多讀書,特別是讀壹些教學設計方面的書,就常常會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上”。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有幸聽了黃愛華老師的《比較數的大小》,華應龍老師和張奇華老師的《圓的認識》,被他們的教學智慧深深的吸引住了,之後花許多時間去看他們的教學設計,尋找他們的教學視頻,經常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上”“我怎麽沒想到呢”。所以經常去讀些書,在教學實踐中思路會更寬,更具有創新性,這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
二、多讀書有利於更深入地鉆研教材多讀教育書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對我們教學實踐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幫助的。剛開始教學時,拿到教材不會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淺,不會自己深入研究。慢慢地,有了壹定的教育理論,就知道為什麽教材上這樣設計,為什麽又要這樣處理,遵循的是什麽教育規律等等,知道了這些在教學時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提高課堂質量。也就有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壹定的改變和重組。教材能研究透了,相信課堂質量肯定是高水平的。
三、多讀書會促進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關註課堂細節。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之壹。而會不會反思,對青年教師來說也是壹個問題。多讀書,在讀書過程中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應該及時地記錄下來。對教師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學”的方式化解教學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是判別教師專業化程度的壹個標誌。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的教育智慧也隨之不斷增長。因此,我們要逼迫自己勤於閱讀和思考,才能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學。
閱讀教育書籍還有壹個好處就是可以讓妳更加關註課堂的細節。
多讀書的老師經常會從書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缺點,而這些缺點更多的是壹些細節方面。比如說:上課過程中沒有關註全體學生了,課堂上對學困生的關愛不夠了,某些方面沒有讓學生養成習慣了,忽視了壹些教學中重要的隱性問題了等等。而當妳關註這些細節後,妳的課堂將更加精彩。
四、多讀書會提升教師氣質,伸展教師個性
既然新課程理念是培養有個性的學生,那麽首先我們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我們經常備專家們的的教學智慧深深折服。我想,正是他們對書的熱愛,閱讀大量的書籍,才慢慢形成了大氣的風格。我們每個人也應具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前提是要多讀書,從書中慢慢積累,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獨特之處。
書籍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就讓我們在百忙之中抽點時間來好好讀點書,邊讀邊思,與思考結伴,為自己的成長之路打下紮實的基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