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花燈節是什麽時候舉辦的?花燈節的來歷是什麽呢?花燈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之壹,每年花燈節都有各種各樣的花燈展示,還有舞獅、舞龍、跑旱船、高蹺等有趣的活動出現,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花燈節是什麽時候舉辦的
玩燈是花燈節的主要活動,但目的在於為“社火”服務。隨著華燈初放,各地的社火便登場了。甘肅的社火有舞獅、舞龍、跑旱船、鐵芯子、高蹺、馬故事等等。
有關社火的傳說也五花八門,影響較大的傳說有:
很久以前有九頭鳥傷人,火神變成白胡子老人告訴人們:“九頭鳥不敢落水,人們只有坐船到水裏才可避難。”於是人們黑暗中點起燈籠坐船到水上,形成“花燈節”。
有的地方有點“明心燈”的傳說:臘八吃了“糊心飯”,出門就回不來了。只有在正月十五點上“明心燈”,出門人心亮才知道回家。於是到了這天家家都要點起燈籠,形成“花燈節”。
也有人說,元宵節起源於漢武帝祭“泰壹”。他在甘泉宮建泰壹神壇,於正月十五舉行大祭。是日,命宮人張燈於壇上,並命歌舞、百戲以娛泰壹。此後列朝帝王把他喜歡的娛樂活動都加於其間。再後,民間也爭相仿效,遂成“花燈節”之俗。
花燈節的來歷是什麽
其實,“花燈節”之起源比漢武帝祭泰壹可能還要早。在殷商時期,民間就有用火祭社的活動,“社”之本義就是祀土,就是祭土神。所以民間於正月十五日要舉辦“社火”。
社火者,以火祭社之謂也。後來把火祭的形式逐漸變為花燈祭,這才有了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習俗。
總之,“花燈節”之俗歷史悠久,裏邊也夾帶著壹些宗教內容。傳說魁星滿腹經文,但屢考不中,便跳河自殺,後被河鰲救活,成為魁星神。據說天水歷史上文官輩出,並多崇拜和信仰魁星。社火中的魁星形象為魁面,騎鰲魚。右手握筆,左手掌硯,行走若跛舞。壹路上沿途觀眾皆揖手作拜。魁星用筆蘸水、四處甩灑。當地人認為,凡有水滴落額頭,家有讀書人高中。
除此之外,甘肅村民還特別講究“攆靈官”、“跪青官”。四大靈官走在隊前,後面緊隨青年兒童,呼喊著走東家竄西家進行驅邪逐疫。靈官過後,接著春官來了。家長拿出好煙好酒進行招待,春官點燃案頭的香火,脫口說些祝頌詞,便揚長而去。
這些古老的儀式之後,全村男女老幼便湧到社火場去,壹直玩到天快亮,才漸漸回家。
關於看花燈的詩句
1.《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壹進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是唐代詩人張祜寫的壹首七言絕句。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2.《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十五夜觀燈》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詩詞之壹,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人們在節日之夜觀燈賞月,盡情歌舞遊戲。青年男女在這個歡樂祥和的日子裏相互表達愛慕之意。
3.《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為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壹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
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壹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