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測量》知識點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m)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路程壹般用千米(km)做單位。
2、運動場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身份證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5、1厘米中間的每壹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6、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單位不同時,要先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再計算。
7、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作單位;稱壹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大型物體的質量或載質量壹般用“噸”作單位。
8、常用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裏)=1000米
10、質量單位:噸、千克、克,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1噸=1000千克
篇二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測量》教案
在二年級,學生初步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及質量單位“克”和“千克”,這是了解測量的第壹個階段;在本單元,學生將要進壹步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量單位“噸”,這是理解測量的第二階段,為後續學習面積、體積和容積單位及其測量奠定基礎。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會有壹個系統、完整的認識。(壹)關註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經歷新知的形成過程
1、利用學生的知識經驗,以舊引新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和厘米、質量單位中的千克與克,了解了壹些有關測量的知識和方法。因此在學習“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有厘米的認識作基礎。教材安排了讓學生估、測、議等活動,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引出要學習的新知。在教學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和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時,要充分引導學生交流,說進率,論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推算,以便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
2、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趣深究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對即將學習的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都有所了解,積累了壹定的生活經驗,教材的編寫也充分地考慮了這壹點,設計了課堂、操場、校園等學生熟悉的環境,將所學概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去發現、探究、體驗,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經歷新知的形成過程,加深探究的廣度和深度。
(二)重視在實踐活動中的操作和體驗,認識長度單位,建立長度觀念
1、在操作中認識“毫米”
首先,在動手操作中感受毫米產生的必要性,並認識毫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毫米的表象。其次,讓學生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的長度,增強感性認識。最後通過學生說壹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毫米,啟發學生列舉更多熟悉的事物,進壹步豐富對1毫米或幾毫米的感知。
2、在比較中認識“分米”
首先,在教學“分米的認識”時,註重分米、厘米及米的比較,通過米尺的介紹,認識10厘米的長度,直接向學生介紹10厘米是1分米,從而建立分米的表象。其次,通過用不同的手勢表示1分米的長度,強化對分米的直觀認識。最後,讓學生想壹想“1米等於多少分米”,進壹步在比較中建立分米的長度觀念。
3、在體驗中感知“千米”
由於“千米”是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教材通過加強體驗,並借助學生熟知的事物通過推理來認識。例如,在認識千米時,選用學生熟悉的操場跑道來介紹1千米。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認識,如“200米壹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400米壹圈的跑道,兩圈半就是1千米。”為豐富學生的體驗,安排學生實際走100米,感受10個100米的長度是1千米。同時,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還可以讓學生走壹走1千米的長度,增強他們對1千米直線距離的感受。
(三)關註現實情境的創設,認識質量單位
本單元認識的質量單位噸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而且學生在生活中也很難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教材提供了直觀形象的教學素材,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創設學生熟悉的現實情境,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引導學生觀察集裝箱、貨運火車運載大宗物品的場景,感受生活中“噸”的廣泛應用;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大米和小學生的體重等素材,通過推理幫助學生認識1噸有多重。同時,利用“做壹做”中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情境,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四)加強學生估測方法的掌握,培養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材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為此專門安排了例題,並且在練習中提供了大量的估測活動。教師要註意培養學生自覺地對物體長度或質量進行估測的意識,同時要註意對估測方法的進行指導。首先,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總結估計的方法,在交流中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化。例如:教學“估壹估,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時,除了教材中呈現的步行和坐公交車上學的情況外,請家長騎自行車或開車的接送的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其次,針對不同情況結合學生經驗加以估測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最後,可以采用先估測、後測量驗證的方法,進壹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五)註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壹壹列舉的思想方法
篇三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學生對測量在大腦裏不知是怎樣做的,因此先了解長度單位和厘米的基礎上,學習毫米和分米。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壹些讓學生量壹量的活動。如,量數學課本的短邊有多長,量橡皮差有多長,量壹條線段有多長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1厘米和1毫米的實際長度,同時用手勢分別表示1厘米和1米以及1分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在大腦中感知長度概念,再引導學生推算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接著用厚度不足1厘米的身份證,讓學生進行測量,結果發現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並讓學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約是壹張銀行卡的厚度。學生在直尺上認識了1毫米後,可以測量不是整厘米的較短的物體。接下來我安排了10厘米長的硬紙條給學生先估計,再測量,從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認識了“1分米”之後,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找壹找”的活動,看誰能發現身邊“1毫米”、“1分米”長的物體。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壹下子提高了,我讓他們分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發言,答案多種多樣,有的說身份證的厚度,硬幣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約是1毫米,還有個小朋友說出了10張紙的厚度大約也是1毫米,把學生帶入思考問題當中。這節課,我充分發揮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習地位,引導學生估壹估再測量,並組織學生分組合作測量紙條、針線以及線段和身邊的實物,如圓珠筆、鉛筆、筆盒、粉筆、課桌等長度。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1分米、1毫米、1米、1厘米的長度概念。為今後打下紮實的基礎。當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其次是不會用直尺來測量,第三是測量的方法不靈活。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