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án yuān běi fá]
南風箏北木筏
釋義:南方風箏,北方木筏。在古代,它描述了北方和南方的特產。制作風箏需要竹子做骨架,這是南方人最擅長的。“南方風箏”是指南方人最擅長用竹子制作風箏,而北方人通常用竹子作為制作竹筏的原料。現在的意思是南方人做精細活,北方人做粗活。
擴展數據:
風箏就是風箏。在中國古代,風箏在南方壹般被稱為“紙風箏”,在北方被稱為“紙鷂”。這是因為風箏最早的形狀是用絲或紙做成的,放飛時真的像鷹壹樣在空中翺翔。香港至今仍有“紙風箏”之稱。
風箏壹經發明,就被廣泛用於軍事和間諜活動。南北朝“侯景之亂”時,被叛軍侯景圍困在都城建業(今南京)臺城的梁國太子蕭綱,用風箏傳遞信息,搬來幫忙。
風箏可以飛得很高,即使被敵人發現也無可奈何。唐朝時,韋伯使田嶽造反,圍困臨城。守備司令張彪放風箏,與朝廷援軍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