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中南半島部分民族的新年節日。這是傣族壹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中國傣族節在傣族歷的六月和七月(清明節後10天左右)舉行。從公歷4月13固定到4月15。
潑水節是展示傣族水文化、樂舞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俗崇拜等傳統文化的綜合性舞臺。它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掌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了解傣族人認識自然、愛水敬佛、溫婉從容的民族特色。
同時,潑水節也是加強西雙版納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為西雙版納州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合作與交流,促進西雙版納州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2006年5月20日,這壹民俗被國務院批準列入中國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車上》壹書中有記載:“大年初壹早晨,各路貴族平民沐浴更衣,到佛寺拜佛。女人每人提壹桶水迎佛,從上到下,淋漓盡致,泥菩薩為之崩潰。
洗完佛,眾人互相潑水,戲水濺上。“雖然這個記錄並不詳盡,但它告訴人們潑水是傣族人在新年期間必須舉行的活動。上面說的“大年初壹”不是公歷的1,而是傣歷來的那壹天。
百度百科-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