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翠綠》《楓丹白露》,都是佳作;也有少數外國地名是直譯的,比如“牛津”、“地中海”,也算是獨樹壹幟,很少有音譯和語義翻譯混用的。“劍橋”是壹個罕見的例子。劍橋的“劍”是“Cam”的音譯,“橋”是“橋”的直譯。由此可以推斷,當初做出這樣翻譯的人,大概是出生在閩粵壹帶,那裏的方言還保留著古漢語的聲調,所以想到了把“Cam”翻譯成“sword”。
大詩人徐誌摩沒有用古韻,仍然沿用老方法,把英文劍橋音譯和意譯混在壹起,寫了壹篇《我所知道的劍橋》。不知迷倒了多少文人墨客,但畢竟人們還是稱之為劍橋,雖然今天的“滿漢”(這是外國音譯漢語的絕佳例子)已經無法理解為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