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有學者用“本體”壹詞來翻譯西方哲學所追求的根本實體,即“超越壹切存在物或現象,具有創造各種事物或現象的能力”。從此,“本體論”壹詞成為哲學術語。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本體”壹詞被計算機科學用來表達和定義Gruber提出的“本體是壹種概念性的、清晰的規範”這壹事物,於是“本體”壹詞成為了計算機科學的壹個術語。
本體是壹個概念框架,給出壹組詞來標識壹組概念。這些詞是術語。本體本身也需要識別,比如我們說“物理”,物理三個字識別本體。讀者沒必要糾結本體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只要知道計算機在數據交換平臺中用代碼來標識本體就行了。例如,“JS(老師)”標識壹個本體,“XS(學生)”標識壹個本體。在教師本體論的概念框架下,“性別”是指教師的性別,而在學生本體論的概念框架下,“性別”是指學生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