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林語堂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尤其是在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方面。林語堂的翻譯特點是通順易懂,很少使用行話,中等文化的讀者都能看懂,這也是他探索的結果。
1936年,林語堂寫了260頁的《生活的藝術》。他覺得語言深奧,論證枯燥,會失去讀者。於是他重新開始,用壹套文字去觀察風、雲、雨、雪、月、山、水、石等細膩動人的東方情調。
林語堂的翻譯原則
林語堂先生在《論翻譯》中對譯者提出了這三點要求,不僅要求對原文理解透徹,還要求有壹定的表達能力,對翻譯技巧和標準有壹定的掌握。
林語堂提出“在討論翻譯時,我們需要研究它的語言和心理問題”,換句話說,“翻譯問題可以說是語言和心理問題”。
林語堂認為:“要想客觀地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把我們的論證建立在語言心理學的分析之上。我們必須先了解語言和寫作心理的事實,然後才能對譯者的標準應該是什麽,態度應該是什麽做出結論。”林語堂先生是我國翻譯研究史上第壹個以現代語言學和心理學作為翻譯理論“理論分析”基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