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劉舒所著《通鑒外記》:“姓以祖籍統;姓不是他的後代分的。”
在先秦,尤其是戰國以前,姓和姓是兩回事。姓氏是壹個家庭的象征,而姓氏是壹個家庭的壹個分支的象征。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姓和姓,只有那些顯赫的貴族才有。姓氏起源較早,形成後較為穩定,而姓氏起源較晚,且不斷變化。
姓氏的起源
學者們認為,中國姓氏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所謂“天”,就是萬物都有的規律。
學術界對圖騰有三種看法:圖騰名稱是壹個群體的同名;圖騰是群體的祖先,所有成員都乘以圖騰;圖騰是群體的守護神。先秦文獻中沒有其他關於姓氏的規定,姓氏之異是後人創造的理論。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類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所以中國很多古老的姓氏都在女性人物的旁邊或者底層。姓氏是區分氏族的特定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姓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