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像舌頭裏的雷針,成群結隊的很難把皮撥出來。
主人當官,抹了血,不費吹灰之力就揮蚊子殺了自己。
荊棘不產生毛珊迪吳,但細菌可以在天臺上品嘗。
將來妳會保留這種民間藝術,異類會讓妳善良。
網上沒有這首詩的翻譯,只能根據自己的推測說出來。首先,看標題就知道這首詩是住在朋友家的詩人寫的。那天晚上沒有蚊蚋打擾他,他壹直睡到第二天早上。不看別的,只看倒數第二句,“希望妳保留這種民間藝術”。其實這裏的民間藝術和上面的蚊子藝術是對應的,沒有壹語雙關。“蚊子”指的是“疏遠的人”,即“不同的人”。估計作者那個年代政風歪歪,貪官盛行,民怨沸騰,盜賊遍地,像蚊子壹樣難以驅趕。
兩三句話的“滅蚊”主旨應該是以人為本,關註人心,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現象。其實第三句不是很懂。“茅山”和“天臺”是浙江的兩個地名。這兩句話應該比較壹下。我覺得總的意思是,只有那些正直豁達,重民愛民的人,才能無所畏懼。
最後壹句是表達詩人對朋友的希望,希望他繼續堅持這種治民之道,讓因為壹個腐敗社會而造反的異己成為良民,“蚊蚋”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