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學評價與反思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考察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具備小學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的基本知識,並能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本章主要以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應了解小學教學評價的基本內容、類型和主要方法;了解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基本內容、類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學反思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能夠正確評價小學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第二節教學反思
高頻考點匯總
1.教學反思的概念;2.教學反思的基本特征;3.教學反思的內容;4.教學反思的意義;5.教學反思的類型;6.教學反思的原則;7.教學反思的方法。
高頻考點速記
壹,教學反思的概念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意識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壹種方式。
二,教學反思的基本特征
(壹)課堂教學是教學反思的起點和歸宿。
(二)探究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學反思的重點。
(三)對教學環節的追求是教學反思的不竭動力
(四)學會教和學會學是教學反思的最終目的。
三,教學反思的內容
(-)反思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倡導“以學生為本的發展”。反思教學是否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獨立性、自主性、體驗性能否得到充分體現。反思教師的角色轉換是否到位,學生在師生關系中是否得到尊重和欣賞。無論是與學生的平等對話,還是與同事在教學方法上的合作。
(二)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對教學目標的反思主要包括:每節課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是否完整;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否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並自覺貫穿教學過程。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教案設計過程是否合理;師生在教學情境中是否情感交融,學生的“智慧火花”和“創新火花”能否被點燃和閃現,學生是否提出獨到的見解和尖銳的問題,教師如何駕馭;教學過程中遇到突發事件備課時往往沒有預設,教學過程中如何應對。這些都是反思的內容。
(四)反思教學得失
詳細記錄教學過程中的精彩片段,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反思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片段,以便日後自己或他人在教學中使用。回顧分析教學缺陷,找出原因,分析關鍵因素,探索解決方法,形成新的教學環節。
教學重新設計
這是教學反思的最終目的。通過反思,獲得新的教學規律。教學方法具有啟發性和探索性,知識面擴大,教學設計趨於合理,教學過程重新梳理、重新發現、重新研究、重新創新。編寫新的教學設計或案例。不斷升華,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到壹個新的高度。
四、教學反思的意義
(壹)教學反思有利於教案的改進。
教案的編寫很重要,但課後反思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高。課後,老師們認真反思,吸取教訓,捕捉課堂教學中的感悟。其實他們也在備課。老師記錄自己的教學感受,這是最有價值的第壹手資料。既能及時糾正錯誤,又能為第二節的備課或研究提供素材,不斷提高自己的備課和研究能力。
(二)教學反思為撰寫教學研究和論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教學反思是壹個教學實踐過程的結束,也是壹個新的教學實踐的開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就壹定會提高我們對教學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發展我們的智慧。在“反思-實踐-反思”的螺旋上升中,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教學反思有助於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培養教師的批判性思維,提高教師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實現從“經驗”到“研究”和“創造”的轉變。
[page]五、教學反思的類型
(1)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後反思
根據教學的基本過程,教學反思可以分為教學前反思、教學反思和教學後反思。
1.教學前的反思
教學前反思是指教師在課前對如何組織教材、課堂上應註意的內容、具體實施方法、學生的需求和滿足這些需求的具體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的思考。在規劃本學科、本教材、本單元、本課時的教學時,也要列出反思的重點項目。需要向學生傳授哪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是否準確;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是否適合學生;設計了哪些活動來幫助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哪些學生需要特別關註;什麽條件會影響上課的效果等等。
2.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是課堂反思,也叫規範反思。課堂教學是壹個復雜的動態過程,課堂教學中總會出現壹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快速反應能力,及時思考和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調整教學策略。教師要善於把握有利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根據學生反饋修改調整教學計劃,不能大修。順應學生發展需求,保證課堂教學順利有效,達到教學效果。
3.教學後反思
課後反思是指在壹節課或壹個階段的課後,對自己已經上過的課進行回顧和評價。課後反思也是最廣泛的反思形式。課後反思可以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第三,課後反思有利於培養教師的思維分析能力、研究創新精神,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自我反思和集體反思
根據反思的主體,教學反思可以分為自我反思和集體反思
1.自我反省
自我反思是通過自我反思的反思。自我反思源於反思主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是反思最重要的形式和境界。
2.集體反恩典
集體反思是指與同事壹起觀察自己和同事的教學實踐,並就實踐問題與他們進行對話和討論。它是壹種互動活動,關註教師間的成功分享、合作學習和* * *的提高,有助於建立合作學習的* * *認同。
垂直反射和水平反射
根據反射的對象,反射可分為垂直反射和水平反射。
1.縱向反射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知對象在歷史進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獲得學生的反饋,作為另壹個認知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知對象整合起來思考。
2.橫向反射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要經常在課堂上交流,學習別人的教學長處,通過學習比較,找出思想上的差異,分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高自己。
(四)理論反思和經驗反思
根據教學理論的深度,教學反思可以分為理論反思和經驗反思。
理論反思是指通過理論學習或理論與實踐的比較進行的反思,是對教學的宏觀反思。經驗反思是指對總結個人教學經驗的反思,是對教學的微觀反思。
[page]六。教學反思的原則
自主性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發現問題。他們對我們通常意識不到的教學行為和欠考慮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教學實踐,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豐富教學策略,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二)現實性原則
教學反思大多反饋課堂教學的主觀感受。要使教學反思具有實踐價值,就必須如實反映每堂課的優劣,包括教學目標是否落實,教學原則是否貫徹,教學方法的優劣,教學內容的完整與遺漏,教學效果的好壞。
(3)及時性原則
要堅持教學反思的時效性,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只有教學反思及時,才能保證其真實性、有效性和較強的針對性,為以後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教學的時候,通過“揚棄”來更新我們的教學,為教學註入新的活力。
個性原則
雖然教學反思有時需要同伴的支持,但其性質仍然是個人行為,取決於教師的獨立思考。教學反思使教師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魅力、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和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七、教學反思的方法
(壹)行動研究法
教學反思中的行動研究是指教師、教育理論家或其他成員去研究自己班級的教育教學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從而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的壹種研究。行動研究直接關註教學實踐的改進。行動研究的程序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四個環節。其中,策劃和反思最為重要。規劃始於解決問題的需要。它需要研究人員通過對現狀的調查和對問題的診斷,找出現狀是什麽,存在什麽問題。創造什麽條件,用什麽方法提高。
(2)自我提問法
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整、自我評價後提出壹系列問題,以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整個教學過程。
(3)教學診斷方法
教師可以從教學問題的研究者入手,挖掘隱藏的教學理念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思和小組頭腦風暴收集各種教學“案例”,然後進行分類分析,找出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重點關註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理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比較法
老師要多看看其他老師的課,多和他們對話。通過觀察公開課、聽專家講座來關註最新的教學動態,在觀察、比較、反思、修正的過程中讓自己的教學更加合理。通過學習和比較,找出思路和方法的不同,從別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從而提高自己。
(5)閱讀新知識。
閱讀新知識是指教師采取各種手段收集有關所要解決問題的信息,通過閱讀相關信息獲得新的思想和概念,幫助教師獲得新的信息和觀點,為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新的見解和可能的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