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理論基礎
(壹)教師對兒童遊戲的指導策略
1.指導是基於觀察的
2.確定指導的方式和方法
(1)自媒體:玩家和旁觀者
(2)以材料為媒介
(3)以孩子的夥伴為媒介。
3.確定指導的時機
4.把握指導範圍。
5.把握互動的節奏
教師參與兒童遊戲
1.幹預的角色定位
(1)不支持的角色:非參與者和董事。
(2)支持者角色:旁觀者、舞臺管理者、遊戲夥伴、遊戲領導者。
2.幹預時機
(1)在孩子玩遊戲有困難的時候進行幹預。
(2)在必要的遊戲秩序受到威脅時進行幹預。
(3)當孩子對遊戲失去興趣或準備放棄時。
(4)遊戲內容或技能開發有困難時。
3.幹預方式:外部幹預和內部幹預
4.幹預中的註意事項
(1)分級指導
(2)謹慎扮演“現實代言人”的角色
(3)及時退出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
1.口譯材料
通過閱讀材料,我們可以找到材料的關鍵詞,從而確定調查的要點。
2.聯系理論
發現知識點後,可以聯系理論基礎,從而增加解題的正確率。
確定思路
通過對材料的解讀和理論知識與材料的聯系,最終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案例分析
小班的孩子們活躍在角色扮演區,而溫溫在郵局裏無所事事,擺弄著秤。在此之前,孩子們對“郵局”的角色遊戲毫無經驗。老師看到這個情況,接過來。
壹個盒子走過去,對溫溫說:“我想把這個送到超市(旁邊有個超市遊戲區)。妳能幫我稱壹下嗎?”溫溫立即拿起盒子,放在秤上,看了看說道:“100。
迪克。老師問,“多少錢?””“10元。”老師假裝付錢,溫溫立刻把盒子送到了隔壁的超市。然後,有孩子效仿老師,給附近的醫生送了壹些東西。
醫院、美容院、娃娃屋、郵局變得熱鬧起來。
請分析壹下這種情況下老師是如何幹預孩子遊戲的?
分析思路1。解讀材料:考察遊戲的幹預和引導。
2.接觸理論:幹預方法和遊戲指導策略。
3.確定思路:理論結合遊戲素材。
參考答案
1.幼兒園老師註意觀察孩子在遊戲中的行為。例如,在案例中,老師看到溫溫在郵局無所事事,擺弄著壹個稱,於是老師及時趕到那裏指導比賽。
2.教師對兒童采取內部幹預的方法,教師作為遊戲者參與其中,促進了兒童遊戲的發展。例如,在案例中,老師走到溫溫面前說:“我想把這個送到超市(旁邊有壹個超市遊戲區)。妳能幫我稱壹下嗎?”
3.教師介入的時機是合適的。比如老師看到課文的表現後及時指導,遊戲開始就退出遊戲。
案例中,老師以顧客的身份參與了兒童郵局遊戲。雖然他沒有直接建議孩子們應該怎麽做,但是他通過角色行為來建議遊戲方法,提示孩子們如何玩遊戲。對於生活經驗不多的小班幼兒,教師參與遊戲,通過角色行為給予遊戲暗示,比簡單的建議更有效。
基於以上分析,遊戲活動中解決案例分析問題的思路已經基本確定。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考試過程中,能夠根據閱讀材料、聯系理論、確定思維這三個環節,獲得案例分析題的拿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