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攻讀碩士研究生考試。
物理化學試卷(重復試卷)
適合專業:化學工程各專業考試人數:
註意事項:
1.回答的時候不需要抄題,但是壹定要把題號寫清楚。
2.答題時必須用藍黑墨水或圓珠筆,不要用紅筆或鉛筆給分。
答案壹定要寫在答題卡上。
4.滿分100,考試時間2小時。
1.(15分鐘)1mol理想氣體(CV,,m=2.5R)從300 k,200kPa可逆等溫膨脹到65438+300K,200 kpa,得到過程的δ u,δ h,δ s,δ a,δ g。
2.(16分)在100℃下,K0 = 8× 10-9和△RSM 0 = 125.5j mol-1k-1進行以下反應。
氯化鈷(克)→壹氧化碳(克)+氯氣(克)
試計算:COCl(g)在(1)100℃、總壓200kPa時的離解度;
(2)在100℃時,上述反應的△rHm0。
三。(16分)A、B組分組成的冷凝體系相圖如下:
1.指出圖中1 ~ 7的穩定相態;
2.指出圖中三相平衡線和化合物C的類型;
3.從圖中的點P開始冷卻時,繪制冷卻曲線。
四、(18分)配備以下電池:
Au│AuI(s)│HI(a)│H2(g,)│Pt
(1)寫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
(2)25℃時,當b(HI)=10-4mol.kg-1(溶液極稀,≈1)時,E =-0.97V;;b(HI)=3.0mol.kg-1,E = -0.41V .計算3.0mol·kg-1的HI溶液平均活度系數。
動詞 (verb的縮寫)(15)在292.15K時,丁酸水溶液的表面張力與濃度的關系如下:
γ=γ0-Aln(1+BC)
其中γ0為純水的表面張力,C為丁酸的濃度,A和B為常數。
已知A = 13.1×10-3N m-1,B = 19.62 dm3 mol-1。
(1)求表面吸附量與該溶液濃度的關系;
(2)計算丁酸濃度為0.20mol·DM-3時的吸附量γ;
6.(20分)在定容均相反應體系中,化合物分解50%所需的時間與初始壓力成反比,實驗數據如下:
T/℃
p∕kPa 39.2 48
t1∕2∕s 1520 212
(1)推斷反應順序;
(2)計算694℃和757℃反應的速率常數k(表示為PA-1?6?1s-1);
(3)計算反應的活化能;
(4)在694℃計算阿倫尼烏斯公式中的指前因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