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趙州橋,又名安吉橋,位於河北趙縣勉河上,河面寬37米多。因橋身全由石頭砌成,故俗稱“大石橋”。建於隋朝,公元595年至605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設的嶄新局面。歐洲大約用了1397年(有些數據是700年左右)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但是歐洲以前也有過三層石拱橋。
在漫長的歲月裏,盡管經歷了無數的洪水、風雨、冰雪侵蝕和八次地震的考驗,它卻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清水江上。
建築原則:
1,趙州橋大橋選址合理,橋基穩定。這裏的地層為河水沖積而成,地層表面為被水沖刷的粗砂層,其次為細石、粗石、細砂、粘土層。
根據現代計算,這裏的地層可以承受每平方厘米4.5到6.6公斤的壓力,而趙州橋的地面壓力是每平方厘米5到6公斤,可以滿足大橋的要求。
2.趙州橋的砌築方法新穎,便於施工和維修。李春就地取材,選用附近縣出產的堅硬的藍灰色砂巖作為建橋石料。
石拱鋪設法中,采用縱向(順橋向)鋪設法,即全橋由28塊獨立拱片沿寬度方向並排組成;拱厚1.03米,各券獨立,分開操作,相當靈活。
3.采取了許多嚴格的措施來保持這座橋的穩定。平拱是平弧拱的形式,既增加了橋梁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又方便了橋上人和動物的通行,節省了石料。李春還在大石拱的兩肩處設計了兩個開肩的小拱,增強了橋梁的泄洪能力,減輕了自身重量。
壹個小學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包含什麽?
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面廣,文化素養高;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了解教育教學規律;具有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身體,正確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