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塊丟失的石碑
2016年8月24日,我以校長的身份“空降”到南通市通州區西亭初級中學。西亭初級中學是壹所典型的農村學校。雖然有60年的歷史,但從未形成有自己明確表達和標識的學校文化體系。因為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比例越來越高。剛到西亭初級中學,我認為第壹重要的是梳理辦學歷史,構建學校文化,比如校訓的確立。為此,我開始深入老師訪談和歷史尋根。
老師們說得最多的是少年時期在西亭鎮學習生活的清末狀元張謇,以及他在西亭東橋題詞上的題字。張謇的哥哥在修繕擴建祖屋時,遵照他們父親的遺願,把家鄉鎮上的木橋改建成了石橋。因為當時鎮西也有壹座石橋,所以這座橋叫東橋。張謇為此題寫了西亭東橋碑文,碑就放在橋邊。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發生了變化。後來重建西亭鎮,拆除東橋時,發現了西亭東橋碑文的石碑。那時候人們只是把它當成壹塊藍色的大石板,由供銷社扛著,作為西亭酥餅做糖的平臺。後來發現其實是張謇寫的西亭東橋碑文。石碑被重新發現後,經與當地政府協商,遷入西亭初級中學校園,並壹直保存至今。
老師們談論最多的是西亭初中的光輝辦學歷史。在通州教育史上,還有壹件與第八次課改幾乎同時發生的大事——普通高中辦民辦初中。後來據統計,每當同壹個鎮上既有高中又有初中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初中都被高中的民辦初中“吃掉”了,而西亭初中幾乎成了唯壹的例外!今天的西亭初中雖然因為城市化的社會趨勢而面臨著壹定的困難,但是在西亭高中,壹所老牌四星高中,壹所民辦初中的擠壓下,依然可以生存。只要按照達爾文“適者生存”的道理反推,就可以想象當年西亭初中的生存能力有多強!
關於校訓的收集,我們建議從張謇文集裏找,以西亭東橋碑文和張謇與西亭的歷史淵源為依據。我同意大家的想法,但我也明確建議,“校訓”也要體現西亭初中60年來的辦學積累。經過反復的考慮和篩選,大家從張謇的“忠信不欺,精益求精”中選擇了“勤奮”二字作為校訓,它能夠完整地繼承和表達西亭初級中學60年來的校史。同時,根據學校現狀,提出了“建設精致、現代、開放的集約化學校”的總體目標,包括“管理集約化、課堂集約化、課程集約化、課堂集約化、服務集約化,實現師生生活集約化。”因為西亭初級中學是江蘇省陶行知研究實驗學校,“知行合壹,精益求精”也成為了校風的精髓。
至此,因為壹塊曾經“失傳”的石碑引發了壹場跨越時空的文化邂逅,西亭初級中學有了自己的主題文化建設方向——“勤學善解”。
葫蘆科技已經“成立”了
2019年5月24日,江蘇省教育廳網站上的壹則公示,讓西亭的初中生們著實高興了壹陣子!西亭初中申報的葫蘆科科技課程開發建設順利通過“薄弱初中素質提升工程”評估,被確定為2019年度江蘇省內涵建設項目。其實“葫蘆科技”本來不叫“葫蘆科技”,叫“東橋葫蘆語”;“東橋飄雨”原本不叫“東橋飄雨”,叫“江海之地鬼城飄花”。無論如何,這是壹個很長的故事...
為了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我在學校大力開展社團活動,特別是初壹年級的社團活動被列入課表,每周五下午分壹二班上課。因為時間有保證,所以走班社很豐富多彩。但是,由於學校的財力限制,以及西亭初中學生家庭的經濟條件,孩子的興趣培養主要集中在“成本低、容易上手”的項目上。為了拓展社團活動的內容,我還積極請教專家學者。比如壹次美術教學交流後,我請市、區兩級的科研人員幫我出主意。在了解了的家鄉在重慶的情況後,研究者建議葉可以嘗試將巴渝文化和文化的元素有機融合,或許可以找到壹條新的出路。
就這樣,重慶豐都“祖籍”的“鬼城畫”走進了西亭初中的美術課堂。但是,葉老師有兩個問題。壹個是南通人不喜歡“鬼”;另壹個在瓢太很貴。體育組的翟老師給它起了個新名字——東橋。“東橋”源於張謇題寫的碑文,“影”字典雅到了極致。後來葉老師從淘寶上“淘”到了紙瓢,畫瓢的替代品。到目前為止,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瓢是葫蘆做的。葉老師帶著孩子們在紙瓢上畫了壹段時間後,就開始和孩子們壹起在葫蘆上畫畫、烙畫。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面對大數量需求,葫蘆也是蠻貴的!
有壹次,北師大的匡洪鈞博士路過南通,我邀請他到我們學校。聽了我關於學生在葫蘆上畫畫的介紹後,他問我:“為什麽不種壹個葫蘆呢?”多好的壹句“為什麽不種個葫蘆?”是啊!作為壹名生物老師,我可以帶著我的學生在校園裏種壹個葫蘆!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可以讓學生認真“參與”,打開思維。我記得那天晚上,突如其來的靈感讓我激動得徹夜未眠。第二天壹早,我咨詢了生物、化學、物理、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老師,壹個多學科串聯的校本課程逐漸清晰。“壹個孩子,在西亭上了三年初中,就可以自己種壹個葫蘆,用葫蘆進行壹定的科學實驗,制作壹個葫蘆絲樂器,在上面雕刻或繪畫,或者用這個葫蘆絲演奏壹個曲子……”
顯然,“東橋飄影”不足以涵蓋葫蘆課程的方方面面,於是大家又動了腦筋,給它取名為“東橋飄魚”。後來在信息查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校都在做葫蘆畫瓢,但是像我們這樣系統化結構化的“課程形式”並不多見。後來認識了南通的顧誌剛校長,他建議給“東橋飄雨”起壹個更通俗易懂的“大名”——葫蘆科技。實際上,課程組織包括兩個維度,即“縱向組織”和“橫向組織”。“縱向組織”是指按照縱向發展順序組織各種課程要素,如語文、數學、英語、理化、政治、歷史、地理、音樂、形體美等。“橫向組織”是指橫向關系中各種課程要素的組織。以“葫蘆”為載體的“葫蘆科學與藝術”課程,在橫向維度上有機整合了縱向維度上的各種課程元素,成為“美育”指導下的綜合實踐課程。
壹所學校的六個話題
有人曾問,校長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麽?比較集中的回答是引領教師專業成長。西亭初中確實需要教師的專業成長,但是面對平均年齡超過45歲的教師,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呢?剛到西亭初中的時候,我做過壹次師資力量的清查。其實西亭初中也不是“壹無所有”。學校現有教師60余人,其中高級教師十余人,還有多名區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雖然這種優秀人才的比例相對於老年大學和名校來說確實捉襟見肘,但也是我的支撐力量!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動力,壹是來自內心的渴望,二是內因。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提供壹個平臺和幫助就可以了。另壹種是外界的引導,這是外因,需要外界的“催化”。自實行崗位競聘以來,許多教師職稱晉升渠道因名額限制而受阻。然而,通州區教育主管部門找到了壹條新路,拓寬了名師的評價渠道,並對優秀人才給予壹些津貼作為鼓勵。隨著第二個渠道的開通,我找到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外部動力。就這樣,我鎖定了45歲以下的教師群體,和學習優秀人才評價的條件進行對比,幫助他們進行對比分析——需要什麽榮譽、論文、公開課、講座、競賽等等。研究發現,在所有指標中,課題研究是教師最缺乏的短板。2016年8月,我帶的區級項目和十二五項目“事件策略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只有壹個。
課題的研究,從選題、申報、評審、立項、研究數年、結論等。,是壹個長期的工作,需要長期的考慮。為了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和條件,教師關註的視角和特長,項目申報的學術規範和熱點,我多次邀請專家、教師進行討論、碰撞、提煉、聚焦,組織大家從區級項目、市級項目、省級項目三個層面展開“沖刺”,成功獲批省級重點自籌資金2項、市級項目2項、區級項目1項。至此,在原“事件戰略”項目完成後,西亭初級中學現承擔省市區兩個* * *六個規劃項目,涵蓋課程建設、課堂改革、學生成長等領域。這樣的情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該地區所有學校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項目申請成功是萬裏長征的第壹步,但幾十位壹直騎在虎背上的老師已經無路可走。項目需要中期評估和期末論證,項目研究需要植根於課堂改革和課程建設的實踐。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只需要及時督促老師們的研究進度,為他們的研究順利進行提供指導和幫助。其實組織大家申報項目是直接為優秀人才的評審做準備,同時可以拿到論文作為研究成果;間接來說,就是從研究者的角度引導教師參與課堂改革和課程建設;歸根結底,實現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事件策略”的本質內涵
記得在壹次校長培訓班的畢業論文答辯中,壹位教授問我:“現在有壹所新建的學校,從全國各地招到了足夠多的名師,生源不是問題。請問,怎樣才能讓這個學校工作得最快最好?”我的回答是用“事件策略”進行學校主題文化建設。西亭初級中學涵蓋了學校管理、課堂改革、課程建設、師生成長、後勤服務等多個維度的“勤學求知”主題文化建設。,是以“勤”為核心的校訓,以“知行合壹,勤育人”為追求的學校文化建設總體思路。簡而言之,學校主題文化建設就是系統規劃學校文化建設的總體框架,明確發展目標和推進序列,通過榜樣引領、活動等壹系列主題事件,實現學校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外化和內化。
利用“事物”是事件策略的“本體”什麽是事件策略?簡而言之,就是圍繞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積極利用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各種“事件”,甚至創造原本不存在的“事件”,最終以“事件”的方式實現學校發展的壹種策略。西亭初級中學主題文化建設方向的確定,是因為校訓“勤奮”的確定,而校訓“勤奮”的最初來源就是西亭東橋的碑文。壹個人、壹件事、壹件事,都可以作為學校發展中的“事件”資源。這裏的“事件”就像杠桿原理中的支點。找到支點,事情就解決了。
依“事”行事是事件策略的“方法論”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的內在基礎。事件策略強調順應事物發展的本來規律,也就是說,依“事”而行,實際上就是依“勢”而行。從西亭初中“葫蘆科與藝術”課程建設的起源、發展和初步形成,我們可以看出,事情從來都不是壹帆風順的,需要不斷的積累和調整,才能得到最終想要的結果。從引進鬼城畫到紙畫,從買壹批葫蘆到種壹個葫蘆,從單壹的美術科目到涵蓋生物、物理、音樂、美術等學科的綜合課程,經歷了壹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到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以“物”為導向,是事件策略的“實踐論”。如果放到學校主題文化建設的宏觀背景下,事件策略也起到了“任務驅動”的作用。西亭初中鼓勵和引導教師積極申報課題,參與課題研究,巧妙地利用了課題研究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這非常類似於“耗散結構”中的“物質流”或“能量流”來維持系統秩序。“為了研究”、“通過研究”、“在研究中”,正是人為制造的研究“事件”不斷驅使教師向前奔跑,從而達到教師專業成長的目的。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為了學校的持續發展,學校主題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事件策略”的應用
本文發表於《石島》9月號(2019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