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0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約為50%。比壹個月前高出約15個百分點。其中,研究生簽約率約為80%,本科生簽約率約為60%,專科生簽約率為30%。今年高校畢業生總數為21.2萬人。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全國仍有約1萬學生尚未落實工作。冒險島的情況也可以從回答者的回答中反映出來。調查顯示,16%的受訪應屆畢業生尚未找到工作;31%的畢業生表示對找到的工作不是很滿意;只有13%的畢業生對自己找的工作滿意或非常滿意。
通過以上數字可以壹目了然的看出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式。那麽,造成這種悲慘局面的原因是什麽呢?72%的受訪者選擇是因為擴招;68%的受訪者選擇自然災害“非典”作為原因;63%的受訪者選擇它是因為大學教育與就業市場不協調;58%的受訪者選擇它是因為仍存在壹些阻礙畢業生就業的體制和非體制因素,導致就業難;51%的受訪者選擇是因為學生自身的問題,比如就業預期過高或者個人能力問題;45%的受訪者選擇它是因為公司。
走進這些被認為是今年就業難的罪魁禍首的受訪者,我們深入了解受訪者的個人意見。
第壹個原因是“擴招”影響就業,公眾意見不壹。
當蛋糕不夠大的時候,分享蛋糕的人多了,自然大家得到的就少了。這是對今年畢業生就業難最膚淺的分析。
當被問到“妳認為今年就業難的原因是擴招嗎?”72%的受訪者表示贊同;7%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21%的受訪者反對。持贊成意見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僅用了4年時間就達到了15%的高校適齡青年入學率,這在2008年就應該實現了,這不得不說是教育上的壹大壯舉。但升學率在提高,接納這些畢業生的就業市場沒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必然導致就業難,供大於求;但反對的公眾認為,高校是否“擴招”會造成暫時的就業困難。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周期的變化。當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放緩時,就會出現就業不足。當前的就業困難只是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暫時困難,並不意味著人才過剩。
然而,不管“擴招”是否是造成當前就業困難的原因,絕大多數公眾仍然認為“擴招”是正確的,因為它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83%的受訪者表示贊成“擴招”;6%的受訪者不願意發表意見;11%的受訪者反對“擴招”。
原因二:“非典”讓我在離校前接受了培訓。
毫無疑問,今年肆虐全國的“非典”是畢業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68%的受訪者贊同這壹觀點;20%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只有12%的受訪者反對。壹般來說,四五月份是大學畢業生求職簽約的高峰期。受非典影響,4月以來,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的地區取消了大型供需見面會。大部分用人單位也臨時取消了招聘計劃,用工信息有所減少。畢業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非典讓畢業生在離校前接受了壹次培訓。
非典的影響是不可逆轉的。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政府、相關部門、學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方便畢業生就業。在這壹點上,63%的受訪者對及時采取的措施表示滿意;21%的受訪者未發表意見;16%的受訪者表示不滿意。雖然大多數人感到滿意,但許多受訪者仍然認為,這些措施並沒有實質性地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其中,24%的受訪者表示,學校和有關方面為畢業生就業提供的便利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就業;37%的受訪者表示有壹定幫助,但不是很有效;39%的受訪者表示,各種措施對他們找到工作有很大幫助。
原因三:大學教育和就業市場不協調。
在調查中,63%的受訪者表示,目前的大學教育與就業市場相當不協調。近年來,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而人才需求增長緩慢或持平,這表明我國畢業生急劇增加和就業崗位緩慢增加之間存在矛盾,勞動力市場存在供大於求的現象。我國大學畢業生比例低,不能適應新世紀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學科結構和培養模式不盡合理。例如,去年廣州63%的職位空缺集中在計算機、英語、會計等12專業部門,而建築、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人才飽和,說明學科設計與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不協調。
67%的受訪者表示,雖然中國的教育發生了變化,但應試教育並沒有得到全面改善。大學四年,很多同學分數很高,能力很低,但是努力了四年,學到的東西卻沒有用,不符合市場,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原因四:體制和非體制因素成為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
在調查中,我們還了解到,許多體制和非體制因素也成為當今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以戶口制度為例,它已經成為很多畢業生心中永久的痛。讀書的時候,很多同學不在乎戶口。他們認為戶口除了是戶籍證明之外,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新時代的寵兒,從來沒有體驗過糧票布票的用戶口技,根本不重視戶口。然而,當他們滿懷希望準備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的時候,很多人終於嘗到了戶口的威力,並因此而無法翻身。56%的受訪者表示在找工作時遇到過“非本地戶口辦不到”的經歷。他們不明白,為什麽在這麽發達的年代,找工作還會有戶口的負擔。71%的受訪者表示在戶口問題上有壓力。其中女生占52%。他們的壓力來自於戶口對他們的限制太多。例如,壹些會計專業的畢業生表示,因為沒有本地戶口,錯過了很多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不得不另辟蹊徑,在學校多年的努力全部白費。39%的女生表示,戶口不僅在就業問題上影響她們,還在結婚、生育等方面影響她們。
還有壹個代表性的問題我們不得不關註,那就是能力和關系在大學生就業中的地位。“在妳看來,找工作的時候,能力重要還是關系重要?”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53%的受訪者選擇了前者;47%的受訪者選擇了後者。其中選擇前者的學生和家長占47%,企業管理者占61%;選擇後者的學生和家長占53%,企業管理者占39%。很多受訪者表示,雖然現在是壹個註重能力的時代,但關系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在調查中,2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錯過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他們與工作無關。作為用人單位,雖然大部分企業認為能力重要,但也有企業還是願意用壹些“關系戶”。第壹,大家都很熟悉,用起來很靠譜;二是關系不容易推脫;再次,中國有些東西還是有自己的特點的,比如關系,這是永遠不能忽視的。
原因五:就業學生心態需要調整。
現在在大學生就業方面,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先就業還是先擇業”這句話。以前這幾天的轎子,想都不用想,就會選擇職業。對,因為他們是上天的轎子,因為他們是6543.8+03億的極少數。現在的大學生會怎麽選擇?63%的受訪者首先選擇了就業;12%的受訪者還沒考慮;25%的受訪者選擇先擇業。選擇先擇業的大學生,大多對自己有很高的信心。SSIC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對自己評價很高。在離開學校之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有開創事業的宏偉抱負,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估計往往是簡單或片面的,他們的理想目標不是建立在客觀條件基礎上的。但以上數字足以說明目前的就業壓力,也足以說明面對現實,大學生已經開始調整心態。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也得到了壹些數字:47%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能夠解決就業問題的工作。他們已經意識到,生活不是想象,柴米油鹽才是最重要的。2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區發展。他們覺得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對他們很有吸引力,但是就業壓力太大,競爭太大。留在這樣的城市,很可能造成自身資源的浪費。與其這樣,不如去壹些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的地方,個人價值要在最能體現的地方體現出來。
71%的受訪者還表示,大學生自尊的壹大原因也與我國大學生數量與全國人口相差甚遠有關。46%的大學生表示找工作會挑三揀四,因為覺得自己是大學生,與眾不同,有選擇的資本。61%大學生也表示,如果大學生人數增加,優越感降低,可能會越來越認真地面對自己,心態調整會更正常。
理由6:經驗很重要,新手最終都會有滿滿壹籃子的經驗。
5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找工作難的原因之壹是企業不願意有應屆畢業生,經驗把他們拒之門外。調查中,32%的被調查者有被經驗拒絕的經歷;41%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同學有過這樣的經歷。雇主看中成就感也有他們的理由。63%的受訪企業表示,選擇有經驗的人是因為他對工作熟悉,容易上手,既降低了培訓成本又能盡快看到效益。不過71%的受訪者也表示,雖然有經驗的人很好,但也應該給畢業生壹個機會。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壹切,經驗是日積月累的。新手終將成為經驗豐富的老手。56%的受訪者表示,如果企業能夠多使用應屆畢業生,或許他們的壹些沒有被經驗束縛的想法能夠想出很多經驗之外的東西,為企業註入新的活力,或許企業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52%的受訪者也表示在找工作時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雇主會因為妳沒經驗而不要妳,有的雇主會因為妳太有經驗而不敢要妳。這多少讓他們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在校期間應該把精力放在學業上還是社會實踐上來培養經驗。
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的壹些原因是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差距。
在調查中,我們也了解到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包括壹些新畢業生工作不靠譜、缺乏拼搏精神、不註重團隊合作、薪資要求高、就業期望值高等問題。在這些問題上,學生和用人單位有壹定的差距。調查數字顯示,67%的企業認為畢業生在工作不靠譜、缺乏實踐精神方面存在這種情況;而71%的畢業生認為自己能吃苦耐勞。在團隊合作方面,52%的企業認為畢業生團隊合作精神差,自我中心比較嚴重;而76%的學生認為自己有與團隊共進退的精神。
在薪酬方面,61%的企業認為畢業生的薪酬要求高,不現實,完全可以用這筆錢招聘壹個有經驗的人;而79%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薪資要求是合適的,與學歷和能力相符。例如,在廣東,67%的用人單位認為專科生的合理工資為每月1000元至2000元,26%的用人單位將這壹數字設定在1000元以下。但超過壹半的大專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資應該在2000-4000元。此外,碩士生期望薪資普遍過高:25%用人單位將碩士生月薪定在3000元以下,但幾乎沒有學生認同;38%的單位將碩士生月薪定在3000-4000元,但只有14%的同學認同這個數字;另外,超過50%的碩士生提出了5000元以上的理想薪資,但只有14%的單位願意支付這個價格。
努力繳納就業考試證。
在調查中,我們也看到很多畢業生也為找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為了找工作,很多同學加入了考職業資格證的隊伍,69%的受訪者對各種職業資格證表現出極大的關註。不管是不是和妳的專業有關,不管以後會不會用到,證書越多越好。43%的受訪者參加過這樣的考試,認同上述觀點;30%的受訪者對這種做法持保留意見;27%的受訪者堅決反對。他們認為考職業資格證用處不大。雖然妳有這樣的資質,但是沒有相關經驗,用人單位不會用妳,妳只能白花錢,造成時間和金錢的浪費。SSIC的研究人員認為,學習更多的知識是值得稱贊的。但是,在學習這些知識的同時,壹定要有明確的目標,不要盲目學習。別人學什麽就學什麽,拿什麽就拿什麽。這必然會造成壹些資源的浪費,對解決就業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在做決定之前,壹定要謹慎,仔細調查後再做決定。
自主創業,潛力空間
現在很多畢業生為了避免就業難的現狀,選擇自己創業。在這壹點上,27%的受訪者持贊成態度;41%的受訪者持保留意見;32%的受訪者表示反對。
受訪者對自主創業有自己的看法:47%的受訪者表示,自主創業雖然是好事,但畢業生也要看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能力。自主創業不是壹句口號,需要資金支持,需要管理經驗,需要業務能力,需要努力,需要奉獻。就算這些條件都滿足了,也不是每個人都足以成為二三十歲的張朝陽和丁磊。所以目前自主創業的比例很小。
SSIC的研究人員認為,就自主創業而言,從長遠來看,與國外相比,其潛在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人們對未來的就業形勢喜憂參半。
今年畢業生找工作難是不爭的事實。那麽,未來幾年中國的就業形勢會怎樣?51%受訪者對未來幾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充滿信心;11%的受訪者未發表意見;38%的受訪者表示擔憂。數字說明有喜有悲。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未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大致如下:未來五年,前三年比較樂觀,後兩年會有所改觀,大學生整體就業趨勢會更好,尤其是前三年。“因為2010年GDP要比2000年翻壹番,所以要求在未來五年到10年至少保持國民經濟GDP的7%。專家預測,每增加壹個百分點,將提供800到1萬個就業崗位。此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國企改革的逐步完成,也將使企業在近幾年大規模儲備人才。
畢業就業方向會有多樣化,自主化,深造化。未來五年,高校畢業生多元化、自主化的特征將非常明顯。由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出國留學的人數將穩步上升。另外,考研人數大增,會有考研的。研究生人數在畢業後的壹兩年內會急劇上升,選擇繼續深造的人會增加,占研究生總人數的50%以上。統計顯示,今年全國考研人數達46萬人,其中在職考研人數達26萬余人,首次超過在校大學生人數。此外,法學、MBA、MPA也將成為熱點。就業的多元化還表現在就業渠道、就業形式、就業流程等方面。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的勢頭會有新的突破。“統計前幾年只占學生總數的2%到3%,估計以後會上升到5%到10%。”隨著大學生“有工作有收入就是就業”的就業觀念的轉變和求職時間的延長,大學生有了更多的潛在就業機會。
在調查中,我們還要求受訪者對未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做出以下預測。在“就業難會持續多久?”在這個問題上,9%的受訪者預測會持續1年;41%的受訪者表示會持續2-3年;32%的受訪者表示會持續3-5年;18%的受訪者表示會持續5年以上。許多受訪者表示,奧運會前後,就業問題將得到改變。
在大學生未來就業方面,61%的受訪者表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西部大開發;32%的受訪者表示自主創業的人數會增加;53%的受訪者會有很多行業的大學生,比如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環保行業等等。很多行業就業人員素質低、學歷低的現狀會隨著大學生的進入而改變。
就業難是必然的,但有可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在調查中,59%的受訪者表示,當前就業難是不可避免的現象。社會在不斷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過去壹些跟不上形式的舊思想、舊觀念必然會出現壹些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並非不可解決。72%的受訪者還表示,目前的就業困難並不是壞事。換個角度看,是好事。就像最近爆發的非典,我們發現了中國醫療體系的問題。大學生就業難,也會讓我們發現中國教育體制與就業市場銜接上的問題,給相關部門以警示,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63%的受訪者對大學生未來就業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