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隱患;預防;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和維權意識越來越高。護理行業是高責任、高風險的服務行業。護士在日常工作中面臨的責任和風險也在逐漸增加。如果不能及時識別和預防隱藏的風險,就很容易發生嚴重的醫療糾紛。隨著床位的擴大和人員的短缺,護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存在著許多隱患。主要問題及預防措施總結如下,與大家共同探討。
壹、護理隱患及其原因
1,潛在護患糾紛
臨床護士年輕,經驗和技術不足,不能壹針見血,液體量大,人員少,液體更換不及時,容易回血堵塞輸液管,拔針後不能及時插針。壹系列因素導致患者家屬對護士的看法激增。壹旦患者病情惡化,會直接引發糾紛。
2.基礎護理不到位。
由於護士忙於加藥、換液,無暇顧及病人的基本護理內容,如翻身、拍背、鼻飼、高燒、尿崩癥、便秘等。,交給家屬操作。有異常時會告訴護士報告醫生處理,不能保證及時觀察病情,容易引起並發癥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不是我不做,而是我沒時間。感覺護理工作只有量,沒有質。壹直很忙,為病人做的真的不多。尤其是周末值班的時候,很多醫囑都不能按時執行,只能等到下班。總之,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沒有科學的、統籌的管理和分配方法來使護理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3.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換液時壹次拿幾瓶,壹不小心換錯了床號;輸液卡不清楚,
不方便查對。第壹,影響查對速度。第二,容易糾正錯藥。頻繁的移床和容易出錯的操作;夜班、連班多為年輕護士,缺乏工作經驗和溝通能力,不能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影響搶救治療;危重和手術患者被安置在普通病房,路途遙遠,人員少,給觀察治療帶來不便,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每班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安全隱患,醫療護理安全面臨巨大挑戰。
4.護士體力透支嚴重,精神高度緊張。
護士由於工作量大、怕出錯、工作責任心強,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心理壓力大,身體透支嚴重,長期來看不利於身心健康。對工作失去熱情和積極性,對患者缺乏愛心和同情心,科室缺乏吸引力,團隊缺乏凝聚力,都不利於護理團隊的穩定和專業發展。
5.押運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
危重、手術、昏迷病人多,護士人數少。他們厭倦了每天完成基本的治療,沒有精力和人力提供基本的生活護理。所以不能限制隨行人員的數量。陪護人員入住科室,水、電、暖、病房設施消耗較大,陪護人員夜間吸煙、席地而睡、聊天、過道掛滿衣服等。都是屢禁不止,與醫療發生摩擦的機會很多,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和很多安全隱患。單從病房來限制陪護人員的數量並不理想。
第二,預防措施
1,加強安全素質教育,提高護理安全意識,消除護理工作中的焦慮。
(1)新招聘的護士在上崗前必須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並經考核合格,方可進入臨床工作。輪崗護士必須進入我們重癥監護室3個月以上,才能跟班老師。期間進行了操作培訓和理論強化。並傳授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基本技能,具備處理糾紛的基本能力。
(2)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法制教育,運用安全事例講道理,分析違法案例敲響警鐘,牢固樹立“安全第壹,質量第壹”的理念,增強法律法規意識,增強對護理不安全因素後果的認識。
(3)護理部每季度在全院護士大會上進行護理質量評估會和安全教育,每月在護士長例會上對工作情況進行點評,包括工作中存在的。
對不安全隱患、護理差錯和缺陷、重大事故應進行分析並通報批評。
(4)護士長利用每天早班時間,對科室護理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提醒和預防。
2.調整班次,細化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是降低護理風險的可靠保證。
加強護理薄弱期的人員配備,如中午、周末增加人員、老幼搭配等,提高工作效率,及時觀察病情和處理突發事件,將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將原來的通宵班調整為晝夜雙班,保留幫工班,這樣會減輕人員增加的壓力,讓工作變得愉快。加強重癥監護室人員配備,細化各班次崗位職責,明確值班責任,做好危重患者護理工作,落實基礎護理責任,確保護理安全。
3.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掌握溝通技巧,改善服務態度,規範服務行為,保護患者隱私。這是減少護理糾紛的有效措施。
(1)要求主管護士利用早上掃床的時間,對患者進行問候和關懷,與家屬溝通病情,告知註意事項,宣講護理知識。同時制定服務心願“14”和健康教育手冊,提高患者滿意度:熱情入院,詳細介紹;對病人微笑,言語態度熱情;耐心問答,專業診療;真誠地為錯誤道歉,患者在醫院會更舒服;細致的術後護理和豐富的服務內涵;在康復階段多鼓勵,有更全面的健康教育;更快出院,病人會感到滿意。利用各種機會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滿意度。
(2)正確處理或避免護患矛盾。面對護患沖突,護士需要冷靜分析沖突的原因。任何沖突壹旦發生,總有兩個原因。即使病因首先或主要來自於患者,護士作為護患關系的主導者,也應該從責任和義務的角度去理解和體諒患者不穩定的心態和情緒,絕不應該用受傷者的心態去對待患者的非理性行為。面對護患沖突,護士可以嘗試應用壹些技巧,如深呼吸、換位思考、轉移、冷處理等,往往可以減少護理糾紛。
(3)維護患者的隱私權。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日益被強調。因此,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各種治療操作時,需要暴露私處時,應為患者提供隱蔽場所;同時,醫務人員也不能在工作中談論病人的隱私,告訴別人。
4.加強組織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是減少護理糾紛的關鍵措施。
護士長是臨床壹線護理管理者,不僅是護理人員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執行情況的監督者,也是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傾訴意見的對象。護士長的工作方法和態度對預防護理糾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堅持護士長每日查房制度,壹方面檢查本科室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另壹方面認真聽取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取得信任,通過護士長的有效溝通,及時發現護理人員工作中的不足和安全隱患,及時化解護患矛盾,杜絕可能出現的護理偏差。
每月對護理過程和環節進行分析評估,監控護理風險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發現護理安全隱患,尋找改進的機會和環節,制定預防和整改措施。
5.陪護管理任重道遠,是減少護理糾紛的當務之急。
只要加強上述措施的落實,以專業的態度為患者服務,護患關系是簡單和諧的。護患矛盾更多的集中在與家屬的相處上。出於對患病親人的愛,他們對與病人接觸最多的護士的言行、忙碌時的照顧不周、言語中的忽視和粗魯更為挑剔,這些都被稱為矛盾的導火索。加強對陪護人員的管理,減少陪護人數,重視與家屬的溝通,可以化解萌芽期的糾紛。
總結:
護理風險是護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為了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必須加強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完善護理風險管理機制,持續改進質量。
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二)
1的壹般數據和方法
1.1壹般信息
選擇2065 438+02-2065 438+04我院心內科住院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病史、嚴重器官障礙和運動障礙,符合心內科相關疾病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4例,其中男性65438±04,女性65438±00。平均年齡為(62.3±2.1)歲。觀察組24例,其中男性65438±02,女性65438±02。平均年齡為(63.65438±0.65438±0.9)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壹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正確分析患者跌倒的常見原因,並給予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下跌原因分析
(1)藥物因素:大部分藥物可影響患者的精神、血壓、視力,增加跌倒的發生,如強心藥物、鎮靜催眠藥、降糖藥等。
(2)疾病因素:心內科患者壹般心律緩慢,心、腦等器官供血不足,會導致壹過性暈厥癥狀;如果妳有高血壓,妳很容易頭暈或眩暈。
(3)環境因素:地面潮濕,病床太高,鞋底或地面濕滑,衛生間沒有扶手,樓道障礙物太多。
(4)護理因素:管理者對安全管理重視不夠,尤其是預防跌倒。同時,護理人員短缺,患者在早晚最容易發生意外,但平時值班的護理人員較少,無法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
1.2.2相應的護理對策
(1)病情監測:護士要加強巡視,等待患者服用降糖藥、瀉藥、降壓藥,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心電圖的變化,註意用藥後的反應。如果發現患者服藥後心率緩慢、血壓波動較大或生命體征不穩定,應加強監護。
(2)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入院時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房環境和設置,使用柔光燈和床頭燈,增加夜間照明。保持地面清潔幹燥,按時打掃開水間,浴室、衛生間鋪設防滑地毯,樓道設置扶手。
(3)健康教育:對於易發生跌倒的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護士應說明跌倒的後果,並指導患者及家屬采取合理的活動,如改變體位時緩慢移動,上廁所前坐壹會兒,然後緩慢起身,提高護理依從性。
(4)生活護理:早晚可增加更多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工作,幫助患者進食、洗漱、改變體位。夜間可采取床欄等措施,並輔助家屬,減少跌倒的發生。
1.3觀察指數
護理結束後,統計所有患者跌倒的次數,計算並比較兩組患者跌倒的發生率。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相對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相對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用比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結果
2.1下跌的比較
護理後觀察組所有患者因藥物副作用引起的病例為1例(4.2%),因疾病因素引起的病例為1例(4.2%),跌倒發生率為8.3%。對照組中由藥物副作用引起的2例(8.3%),由疾病引起的2例(8.3%),由護理引起的3例(12.5%)。跌倒發生率為29.2%,觀察組低於對照組,P <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後,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8例(33.3%),基本滿意9例(37.5%),比較滿意6例(25.0%),不滿意1例(4.2%),護理滿意率為95.8%。對照組非常滿意6例(25.0%),基本滿意7例(29.2%),相對滿意4例(16.7%),不滿意7例(29.2%),護理滿意率為71.8%,觀察組高於對照組(P < 0.05)。
3.討論
心臟病患者由於其特殊的疾病,需要舒適的護理來促進他們的康復。如果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意外,如跌倒等,容易導致各種並發癥,不僅影響正常護理,還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在護理過程中全面評估導致跌倒的因素,並采取相應的對策。以我院心內科48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常見跌倒原因及護理措施。通過分析心內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常見原因,如疾病因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護理因素,並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觀察組跌倒發生率下降,P <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護理質量得到提高。綜上所述,正確分析跌倒原因,采取針對性護理,可有效降低跌倒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第三章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1,數據和方法
1.1壹般信息
本文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300例婦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已知300例中有180例婦科患者,平均年齡46歲。共有120名產科患者,年齡從23歲到35歲,平均年齡為29歲。作為研究對象的婦科患者,經胸部平片、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尿、大便、電解質檢查,確認其生命體征符合研究要求,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無疾病。
1.2研究方法
研究婦產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原因,需要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首先要查看婦產科感染患者登記表,了解患者的相關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醫生的診斷和護理人員的護理記錄。將患者分為手術類型後,要進行統計,分析更多感染的原因和感染的細節。值得註意的是,呼吸道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手術切口感染主要是淺切口感染、深部口腔感染和宮內感染。
1.3統計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數據以百分比(%)表示。
2.結果
資料顯示,300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感染概率為10%。其中,婦產科患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婦科5例,產科8例,占4.2%。消化道感染患者中,婦科4例,產科5例,占3.1%;尿路感染患者中,婦科3例,產科2例,占1.7%;其余1%屬於其他類型感染,其中婦科1例,產科2例。通過感染患者的年齡分析可知,婦產科300例患者中,30歲以下患者6例,感染率為2%;40 ~ 50歲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為3.5%。50歲以上患者發生感染22例,感染率為7.5%。感染的風險隨著病人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3.討論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呼吸道感染是婦科患者中感染概率最高的感染部位,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使用全身麻醉,然後使用氣管插管來保證患者的呼吸順暢。但氣管插管在患者呼吸道停留的時間越長,對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損傷越大,感染的幾率也越高。此外,如果在婦科患者住院期間,病房的衛生消毒沒有做好,患者家屬在探視時沒有做好消毒工作,那麽病原體進入患者體內的概率就會增加。患者尿路感染主要是由於導尿管在患者體內停留時間過長,消毒工作不到位造成的。由於婦科患者術後通常會因為切口疼痛而難以下床,醫院通常會使用導尿管來解決患者的生理問題。但如果導尿管在患者體內停留時間過長,會損傷尿道黏膜,增加感染風險。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身體器官的功能開始逐漸退化,免疫力也隨之下降,使得婦科患者感染的概率不斷增加。為了更好地護理患者,護士應根據婦科患者最常見的感染進行針對性護理,如:
①為預防呼吸道感染,護士在使用氣管插管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動作盡量輕柔,避免增加呼吸道黏膜的損傷;對於尿路感染的預防,護士應做好消毒工作,保證病房的清潔,並註意導尿管的更換和消毒,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②由於患者術後會因身體疼痛而回避治療,護士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傾聽患者的想法,開導患者,使患者了解積極治療對其病情康復和避免感染的作用,使患者保持對治療的樂觀態度,從而提高護理效果。
第四章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內科護理學》壹直是醫學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原因包括課程本身學習難度大,醫院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學生學習質量差。應重視實踐教學,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的整體教學水平。
我國註冊護士200萬人,但總體上護士占總人口的比例仍遠低於發達國家,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高職院校是培養護士的主要單位,但由於整體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培養出的護士綜合護理水平並不令人滿意。《內科護理學》是護士必修課程之壹,壹直是醫學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探討了其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1,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難學原因分析
內科護理學是壹門涉及面廣、與其他基礎學科聯系緊密的學科,是護理學的主幹課程之壹。內科護理學是壹門重要的臨床護理學科,但也是其他臨床護理學科的基礎。但是醫學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感覺內科護理學比其他臨床護理課程更難學,更難理解。為什麽?
從內科護理學科本身的特點來說,第壹,本課程以抽象理論為主,實踐內容相對較少。空論與之前的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基礎課關系密切,但學生在學習內科護理學時,之前的基礎課內容幾乎都忘記了,老師很難用復習的方式回憶起來。這就很難理解內科了。其次,內科護理學的理論內容缺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很多內科疾病本身並不明確,有很多假設和可能的內容,學生學習和理解困難。再者,《內科護理學》不同章節的治療和護理有相似之處,容易導致學生學習上的混亂和困惑。
從生源來看,由於高校擴招,高職學生入學時普遍成績低,基礎差。對於不熟悉的、理論性的學科,學生缺乏興趣,厭學、抵觸情緒嚴重。
從老師的角度找原因,很多高職院校的護理老師都不是護士,也沒當過壹天護士。他們根本沒有臨床護理的實踐經驗。上課理論是照本宣科,理論是空對空,自然沒意思。對於蒼白枯燥的課堂教學,結果可想而知。而且現在很多學校老師壹本書教到底,每壹章都是老師。這有壹個缺點。內科是壹個內容廣泛的海洋。壹個老師不可能精通每壹個系統。所謂術業有專攻,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
從高職院校的整體實力來看,很多醫學類高職院校的實訓中心並不能給學生提供案例模型和實習機會。學生缺乏具體的感性認識,剩下的只是死記硬背。
2.醫學高職院校內科護理學學習困難的對策研究。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該怎麽辦?
第壹,把內科護理的內容簡單化。在教學中,盡量不要涉及前沿的、沒有定論的內容。高職院校重在培養實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那些“可能”的內容還是少說為好,讓學生覺得這門課不難。內科護理涉及面廣,學生往往不懂。如果他們不理解,他們就不想看。如果他們不想看,他們就不理解。這是壹個惡性循環。所以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告訴學生在壹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並且記住結論性的內容,理解得當,多記多記,然後慢慢就理解了。使內科護理的內容更加系統化。加強系統性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把握和理解。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執著於某個細節、某個問題,刨根問底,卻忽略了對章節的整體理解,導致學完壹章後還是感覺很模糊,不知道掌握什麽。
第二,針對學生基礎差,厭學氛圍濃,以及由此產生的倦怠和煩躁,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來改善。傳統教學是以老師的講授為主,壹份教案加壹支粉筆就是老師的全部道具。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直觀地表達教學內容,以灌輸為主,導致學生主動性差,教學效果不理想。現在多媒體教學中流行PPT,它具有形式多樣、界面豐富、信息量大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同時傳遞文字、圖像、聲音甚至影片的信息,生動地展示內科護理學的內容,在視覺和聽覺上給予學生最強的刺激,優化學生的認知過程,對強化教學效果非常有幫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並不擅長制作PPT。單純用PPT代替傳統板書並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因此建設團隊型精品課程尤為必要。除了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嘗試情境教學、PBL、案例結合等教學方法。所謂情景模式教學,就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護士和照顧者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感知。據報道,情景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內科護理學的興趣和知識掌握程度[1]。PBL是基於問題的學習,強調主動學習。教師為學生提供經典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在課本上找理論依據。最後老師做了分析總結。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結合PBL的應用,在充分發揮PBL優勢的基礎上,通過精選的實例,以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達到教學目的,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無論哪種教學方法,目的都是壹樣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實踐能力。可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學校的實際條件。
第三,提高教師素質。很多醫學高職院校沒有自己的附屬醫院,或者附屬醫院的實力很弱,無法為自己的師生提供臨床基地。所以很多臨床護理老師只會說不會做。打鐵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努力工作。時代在發展,我們的知識也在不斷更新,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定期參加進修和培訓。
第四,改變教師講授壹本書所有章節的傳統教學安排,教師應講授與其醫院臨床科室相對應的課程。老師的經驗豐富的課會生動易懂。
第五,加大投入,大力發展附屬醫院,改善教學條件,增加學生動手實踐和實習機會。通過見習和動手實踐,既能鞏固和深化書本理論知識,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第五章護理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壹、護理人員基本情況及流失情況
護理人員基本情況1.1護理人員總數為140人,本科學歷1%,專科學歷15%,中專學歷84%。2008年,58人失業,年離職率41.4%;2009年流失61人,年流失率43.6%;2010年有76人失業,年離職率54.3%。2011年流失71人,年流失率50.7%;2012年有56人失業,年離職率40.0%。5年流失護理人員322人,其中大專學歷占95.5%,中專學歷占36.8%。護士長流失率14.3%,護士流失率54.1%,護士流失率46.9%。
1.2 322名流失護士中,135人在公立醫院就業,占流失護士人數的41.9%;71人因婚育原因離職,占流失人群的22.0%;72人跳槽到其他民營醫院,占流失人員的22.4%;辭職後轉行的有20人,占離職人數的6.2%;在醫院跳槽的有16人,占流失人數的5.0%;醫院辭退8人,占辭退人數的2.5%。
二、護理人力資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2.1管理模式民營醫院護理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比較陳舊,壹直沿用全院統壹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人事部機械僵化的用人制度不能適應現代護理人員的現狀。人事部門與護理管理者的溝通合作不到位,聘用的護理人員不能滿足臨床壹線的實際需要,護理人員不能適應新的崗位。
2.2嚴格控制人力資源成本。民營醫院投資方對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嚴格,護理人員嚴重不足,待遇低。民營醫院之間的競爭導致護理人員因待遇差異而流動。
2.3公立醫院擴張的影響2010年初,衛生部啟動了“優質護理示範工程”,全國公立醫院優質護理病房的快速發展,急需大量護理人員填補,為原來在民營醫院工作的護理人員提供了更大的就業空間。
2.4“重醫輕護”的現象在醫院壹直存在,尤其是民營醫院。民營醫院的投資者大多認為醫生可以為他們創造效益,護士只是被動的做壹些輔助性的工作,所以對護理人員關註較少。去私立醫院的患者對護士的歧視遠遠超過公立醫院,護士普遍覺得在私立醫院工作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
2.5婚育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男女比例失調,沖擊了女性的婚姻,尤其是以女性為主體的護理人員的婚姻。到了壹定年齡,護理人員因為婚姻問題,不得不離職跟隨男方。現在民營醫院的護理團隊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不具備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精神。壹旦懷孕生產,她們會在家休息很長壹段時間。近年來,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放寬,生育二胎的護士逐漸增多,導致越來越多的護士因生育而辭職。
2.6不能勝任繁重任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人員的工作不僅僅局限於過去的打針和發藥,對護理質量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護士的工作量明顯增加,經常上夜班,但是待遇不高,導致很多護士不能勝任繁重的工作,轉而從事其他職業。
第三,分析護理人員流失情況,采取相應對策。
3.1建立完善的護理人員管理制度,改變護理管理機制使護理人員管理獨立,實行護理部垂直管理,統壹護理人員人、財、物、責、權、利,使護理系統最優運行。在醫院人事管理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護理人員管理方法,做到“合理用人、有效用人、用好人”為醫院各級護理人員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的安排計劃,嚴格控制招聘,實行“以職稱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