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原理讀書筆記壹、出版資料陳桂生:《教育學原理》(第二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二。讀書筆記第壹版序言“教育原理”顧名思義,是壹門探討教育事務的學科。
.....它的理論框架應該不同於強調應用的“教育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很長壹段時間,...《教育學》不僅討論了理論問題,也涉及了具體問題。
教育學背負著沈重的羽翼,帶來了理論體系的問題。簡單來說,教育學沒有形成嚴格的理論體系。
近十年來,教育學研究領域呈現出回潮趨勢。截止7月份1991,各種職稱的教育學新編人數為...已經達到165。
然而,媒體...有壹種“相似”的感嘆。教育原理可以看作是理論教育學。
有壹種分析認為,壹個理論的基本要素包括:(1)概念,(2)變量(表示現象差異的概念),(3)陳述(概念之間的聯系構成理論陳述),(4)格式(由理論陳述組成),通常稱為“理論框架”。◇概念,...通常通過定義揭示概念的內涵...過去在界定教育的各種基本概念時,往往有很多涉及價值取向的規定,導致概念內涵的缺失和概念外延的狹窄,使壹般概念失去了壹般性,但這似乎並不妨礙人們用被賦予了特定含義的概念來指代與其外延不相稱的事物。
◇過去的教育學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許多表示教育現象程度差異的概念,但對變量的意義估計和分析不夠。◇在以往教育學的表述中,似乎存在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混淆,尤其是以價值判斷代替事實判斷的現象...沒有邏輯論證地羅列事實,不顧可行性地陳述規範,這種情況也很常見。
這裏對教育現象和問題的分析,會盡可能區分客觀事實、邏輯上可能的事實、應有的事態(價值取向)和可行的選擇,並兼顧這四個層面。◇(關於格式)...這裏的嘗試可謂是由內而外,由小到大,也可以看作是這樣那樣,由具體到抽象。
因為“內”和“小”是教育本身的歷史和邏輯起點。從這個論證中,我們終於可以對教育有壹個系統的認識。
基於這壹思想的教育原則框架是:從教育要素到教育過程(微觀),從簡單教育過程到復雜教育過程,從教育過程到教育實體(中觀),從教育實體到教育系統(宏觀)(上);從教育的內在聯系到教育的外在聯系,從教育的外在聯系對教育的內在聯系的影響到教育系統本身的特點(下);由教育的內外關系決定的教育本質、教育目的、教育構成、學校功能和家庭教育功能(三);從教育的壹般原理到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四)。自古以來,人類教育的組織形式是復雜多變的。如何揭示教育組織演化的內在邏輯?這裏的嘗試是:◇從直接教育過程的要素分解入手,揭示了教育形式發生的基礎和教育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
◇將復雜的教育組織體系分解為三個層次(三個層面),即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直接教育過程”;基於各種直接教育過程的“教育實體”;由各級各類教育實體組成的“教育系統”。◇揭示“直接教育過程”、“教育實體”、“教育制度”發生和演變的過程,即從偶然的無組織的教育現象到教育組織形式的出現,這是教育“形式化”的過程;正規教育從未定型,是教育“物化”的過程;教育實體從簡單到復雜,從脫離狀態到形成系統,是教育“制度化”的過程。
-65438頁教育的簡單要素+0-4把某個對象分解為壹個系統,直到構成該系統的簡單要素(元素)被分析出來,再在單獨考察的基礎上綜合這些簡單要素,從而建立起更為嚴密的理論體系;現代系統論對分析對象的要素的描述不是從這些要素本身出發,而是從它們在整體中的“位置”出發,豐富了人們的認識,使理論研究方法更加完善。.....這裏首先要研究的是教育的“細胞”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
.....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要素被稱為“教育的簡單要素”。1前人嘗試考察“教育的簡單要素”梳理了盧梭(法國,現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18世紀)、赫爾巴特(德國,教育家,19世紀初)、格雷戈裏(美國,教育家,19世紀80年代)、塗爾幹(1999)。
根據馬克思的分析,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人類有目的的活動,即勞動、勞動資料(也稱勞動手段,主要是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從整個勞動過程的結果來看,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生產資料,而勞動本身是生產勞動。
這就是“簡單勞動過程”的含義。如果把教育過程比作勞動過程,其簡單要素應該包括: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動、教育對象(受教育者)和作為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中介的教育資料(相當於勞動資料,但不等同於生產資料)。
(寬容:將教育過程與勞動過程相比較,或者將其視為勞動過程的下屬。
教育學研究生課程哪個班好?
教育學考研可以分為三類:1,還有兩個學科,最基礎的教育學,即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比較教育學。
這些專業的應用範圍很廣,幾乎所有開設教育學的師範院校都有。在這三個專業中,想在教育學領域繼續深入研究的同學可以選擇教育學原理,這也是各個學校錄取分數比較高的壹個專業。比較教育的好處是出國機會多。2.第二類是研究特定的教育領域或受教育群體,如學前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特殊教育和壹些相對冷門的兩個學科。
3.第三類是最實用的兩門學科的課程與教學理論。課程與教學論可以分為兩類。壹類屬於各個學科學院,比如物理學院下的物理教學論,文科學院下的語文教學論,數學學院下的數學教學論等。第二類屬於教育學院,主要研究課程改革、教學改革、校本改革、學業評價等。這個學科最符合壹些考了教育學研究生想教書的學生。
問TA官方電話。
誰知道教師招聘考試怎麽復習比較有效?
(1)論述題的特點是理論性,這是論述題最突出的特點。
理論的深度是論文的主要質量要求。理論聯系實際是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
(2)論述題的解題技巧要求對所學的理論(抓住基本點)進行論述。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必須結合本人、學校、學區的工作實踐和經驗,作為闡述觀點的材料。
觀點和材料要統壹,語言要精煉。1.論文問題涉及重大理論,有些需要全方位探討。所以,開闊視野,多角度看問題,是解決論述題的首要策略。當然,這需要壹個人在教育學基礎理論上能有紮實的基本功,更好的理解需要多讀書,多讀書,多學習,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在普通教育理論中,概率較大的知識塊在於教育和人的發展(比如請用教育學原理討論“有誌者事竟成”)、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師素質、師生關系、教學、德育、班主任工作等。,和新課程改革。當然,不同地區側重的東西不同。2.用教育學理論指導實踐,是作文題考察學生知識水平的另壹個方面。
這對於在職教師來說是優勢,但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就比較難了。然而,畢業生不應該失去信心。任何事物總是分為兩部分。我們剛畢業的學生有壹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記憶力好,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掌握都比較快。
而且我們有十幾年的學校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和老師接觸,可以為回答這類作文題提供壹些素材。必要時還可以寫出自己讀過的例子(即使是虛構的、有說服力的),以增強自己在討論中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打動閱卷老師。
當然,這些都要符合實際,符合理論要求。具體來說,作文題目可以采取以下步驟:1。先看題目,快速搜索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所以壹定要把理論背下來,壹定不要怕尷尬,尤其是上面說的那幾條知識,不然用起來會很討厭)。
核心概念的解釋。解釋題目涉及的主要知識點(尤其是包含材料的論述)和題目中的核心概念,類似於名詞解釋。這有時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也是很多同學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在復習重要名詞的時候,記住裏面的關鍵詞,即使記不住原話,也能切中要害。
2.對號入座,具體分析,理論+實例。自變量要分開寫(比如1,2,3等。).
壹般每個論點的第壹句都寫有對問題的理論解釋或思考,然後簡要闡述,後面是簡潔的例子:可以是題目中的原話,可以是自己的總結,也可以是自己積累的實際例子。3、總結,可以簡單回顧壹下這個題目。
例:《人民教育》有壹篇文章的題目是《螞蟻唱歌》:幾個學生躺在壹棵樹下,饒有興趣地觀察著什麽。當壹個老師看到他們滿身灰塵時,他生氣地走過去問:“妳在幹什麽?”“聽螞蟻唱歌。”學生們頭也不擡地隨口回答。
“胡說,螞蟻怎麽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嚴厲的申斥讓學生們壹下子從“懷安國”中清醒過來。
於是壹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著老師發發慈悲。只有壹個倔強的小家夥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著:“妳不蹲下怎麽知道螞蟻不會唱歌?”請用現代教育理論來分析和討論老師的行為。
壹、隨題閱讀《現代教育理論》題目,搜索出理論範圍:新課改下的教育觀、學生觀、師生觀、核心概念闡釋:(1)教育觀:新課改要求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在教育定位上,既要註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又要註重基本態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特別是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要註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2)學生觀:要把學生看成是獨立的、獨特的、發展的人。
他是壹個充滿活力、精力充沛、精力充沛的社會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主人。在所有的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他們的發展。
尊重、信任、引導、幫助或服務每壹位學生。(3)師生之間要平等相待。
(人格平等、平等對話、平等遠程教學)堅持教學民主,廢除教學中的權威主義、命令主義。二、坐對位置,具體分析,理論聯系實際:(1)“聽螞蟻唱歌。”
孩子有童心、童心、童趣,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師要善於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僅關註知識和技能,也關註過程和方法、情感和經驗。
“聽螞蟻唱歌”對學生來說是壹種體驗,老師要尊重和保護孩子的興趣和想象力。)(2)壹個老師看到他們滿身灰塵,生氣地走過去問;學生們正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麽,他們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是充滿活力和不斷發展的人。教師要善於保護學生,給予學生心理上的支持,但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廢話,螞蟻怎麽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嚴厲的申斥。
老師和學生應該平等相待,老師不應該用權威壓制學生。)(4)小聲說:“妳別再蹲下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要和學生實行等距教學,“請蹲下和學生說話”“請走下講臺”)三、總結回顧:教師只有樹立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學生觀、教學觀、師生觀,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壹切為了大家”。
研究生課程需要做筆記嗎?
第壹,框架很重要。不管妳對自己的知識了解多少,整體框架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最後兩周的備考中,尤其是最後壹周,妳需要幾個小時來回憶壹門課程的內容,那麽框架就極其重要。
下面以《中國教育史——古代史》為例,展示壹下我當時準備的題目:1。看完書,不知道說了什麽。2.背誦的時候,記得前面忘了後面,不系統。3.為什麽別人背的越來越快,我卻總是停滯不前?4.看到題目,怎麽提取知識點,怎麽知道它會考我什麽?5.如何才能回答問題有深度有邏輯,思考角度新穎眾多?二、如何處理無法理解的問題——以赫爾巴特的“統覺”為例。在課本上,妳看到的統覺的解釋是這樣的:統覺理論的基本含義是:(1)當壹個新的* * *進場時,表象會通過知覺之門進入意識閥;(2)如果它有足夠的力量喚醒意識閥下同類觀念的已有活動並與之結合,(2)那麽,由此獲得的力量將驅逐意識中先前占主導地位的觀念,成為意識的中心,(3)新的感覺表現將與已有觀念結合,形成統覺群。(即認知活動的結果) (類似於適應,即重新組織原有的圖式)(3)如果類似於新的表征的概念已經在意識的閥門上,那麽兩者的結合將進壹步鞏固他的地位。
此時此刻,妳應該離崩潰不遠了。那麽,如果用形象的形式表達出來,就壹目了然了。3.表格是萬能的,用多益教學法背的東西也很多。如果妳不去梳理、分類、記憶表格,那就很難了。而且對於自主命題的院校來說,記憶是妳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題,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讓我們以壹些困難的科目為例。1.教育學原理:課程部分:課程體裁教學中要處理好的五對關系德育模式。2.中國教育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國教育史上的教育思潮。19世紀。赫爾巴特的教學形式階段理論。4.教育研究方法與教育研究綜述:教育調查與研究。背誦的時候,邏輯盡量簡單。背誦的時候,不要用壹個邏輯去背壹個部分,妳會發瘋的。大邏輯是:“是什麽,為什麽,怎麽做?”具體到每個科目,盡量記住幾章或者至少壹章只有壹個邏輯。
因為涉及的內容比較碎,很多,我能問五三遍都不記得。當我自己背的時候,請及時把書還給我。我背三遍,還是記不住。(三次的時間域在壹周之內),我會放棄,因為錯的不是我的記憶,而是我的理解!那麽,請回到書中去了解。壹本書看不懂,兩本,兩本,不是三本,是三本以上。請妳問問身邊的同學或者老師,我備考的時候瀏覽的書沒有全部看完。我就重點看壹科,實在看不懂就看第二科。所以,其實很多書我只看了壹部分,並沒有全部看完。
贊美詩考師範教育學院的同學,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也建議妳去教育學看看教育科學學院推薦的書目。具體請手動登錄南京師範大學招生簡章。裏面有具體的參考書目。請自行購買和參考。
6.如何用原創獲得高分?毫無疑問,獨立的命題和題目不壹定有偏差,但在答題時需要更深入。那麽如何深入做呢?需要妳多想想。那麽妳是怎麽想的?下面以教育學原理中經常出現的幾個題目為例,供大家參考。當然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
例1:師生觀1的完整答案。師生觀的歷史演變受到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1知識;②學生的從屬、支配和服從;③教師和學生都失去了主體性。
2.以學生為中心。①學生;②教師的從屬地位;③從壹個不等式滑到另壹個不等式。
3.老師帶領學生。①什麽;②沒有跳出“主客體”的思維模式。
4.雙主語。①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
(2)都以完整的人格參與教學互動,從而實現教育意義的創造。總之,師生觀念從“我和他”的關系轉變為“我和妳”的關系,促進了師生的發展。
二、具體來說,壹個學生的觀念和兩個老師的觀念(教師職業特點:5)良好的師生觀念的關鍵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寬容、友善、鼓勵、幫助的關系。1.特點(1)個性:平等(2)教學: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
(3)社會層面上:相互影響2。標準(1)社會關系:民主、平等、和諧、親密;-基本要求(2)人際關系:尊師愛生,互相合作;⑶教育關系:教學相長,* * *享* *創新;⑷心理關系:包容和理解。3.方式方法:(3)包括課堂、課外、課外活動(1)轉變觀念(改變傳統角色心理):(1)正確的學生觀;②師生平等觀;③正確的人才觀。
⑵尊重和理解是創新師生關系的關鍵。尊重和理解學生,積極與學生溝通,實現“共情體驗”;③充分了解學生;4民主公正對待學生;⑤用自己的形象影響學生。⑶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完善人格。4.意義:樹立新的師生觀,對今天的教學和國家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⑴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⑵教師作為教育要素中的教育者,承擔著各種社會和教育角色。
(3)只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全面發展、有素質的人,才能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簡而言之,新的師生觀是建立壹種民主。
教育學研究生綜合考試如何復習
我教育學綜合成績239,我自己的經驗是買個大綱解析,然後買相關的書,重點看大綱解析,對照課本看。
因為文科的信息量很大,但是信息量大的好處就是容易記憶。同樣的知識點,如果只看大綱分析的兩個短句,肯定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感性材料不夠,導致大腦的深度和記憶不足。
但書中對這個知識點的解讀是全面的,有很多例子支撐,看壹遍很有效。書籍的作用除了豐富知識點,加深記憶之外,就是拾起壹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
因為教育學的綜合題範圍雖然是以大綱分析為中心,但是考試的規律是越考越偏,因為練習題太多,猜測題太多。為了體現區分程度,選取壹定數量的考生,必然會導致老師出現壹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所以閱讀時可以撿壹些知識點,這對於90分的選擇題非常有用。總之,在大綱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書籍反復閱讀,大綱分析指的是路標,書籍是基石,不著急,慢慢來。
不記得的話匆匆看完也是浪費時間,所以壹步壹個腳印做筆記是個不錯的方法,但我當時只做了三本筆記。這個因人而異。可以試試,不舒服就停。習題都是看完壹本書後做的。做練習的目的是鞏固知識。我推薦做所有的真題和壹些模擬題。
教育學統考的參考書是不是都要看?
從2007年開始,教育學專業課實行全國統壹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
教育學基礎綜合考試科目為: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推薦以下教材:《教育學原理》,全國12所重點師範大學合編:《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
王道軍王漢蘭:《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劉海民:《教育原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
袁振國:《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中外教育史:王、等。《中國教育簡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版。孫培清主編,《中國教育史(修訂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心理學》,、劉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版;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楊曉溦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根據妳的情況,提供壹些復習建議:第壹,從現在開始了解教育學的四個部分,熟悉教材,對這些部分有個大概的了解。第二,大綱出來後,結合大綱重點看教材,標出重點,加強記憶,做好讀書筆記。
基本概念和原理在這個階段被記憶和理解。另外,關註教育熱點問題,看壹些論文和著述。
三、突出重點,加強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記憶,結合歷年真題,補充遺漏的知識點。經過這壹階段的復習,我們應該清楚地了解教育學的整個知識框架體系。
第四,最後階段的復習,主要是重新理解和記憶之前的筆記,標記點等。,並配合練習。
303教育學考試要點
簡介1。什麽是教育學?教育學是研究教育活動和解釋教育規律的科學。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是什麽?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應該是中國的《薛稷》。西方最早的教育專著應該是以古羅馬昆體良的《口才原理》為藍本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壹個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
3.教育學的地位和作用;地位:教育學在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礎必修科目之壹。功能:①讓學習者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論,了解教育實踐;②有利於學習者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辨別能力;③是為了學習者鞏固專業思想,投身教育事業;④如何學習教育學?1.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堅持學習與研究相結合;4.註意教育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的聯系。第1章1。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論2)心理起源論3)勞動起源論。
2.教育的概念:概念:教育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講,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的壹切影響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狹義的學校教育是指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教育者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或身心兩方面)得到發展。
3.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生產性(體現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2)民主性(體現在世俗化、大眾化、公平化)3)科學性(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4)創新性(不斷創新,推動教育向高級階段發展)4。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指導原則。1)貫徹“三個面向”2)實施科教興國3)推進素質教育第二章1。學校和學制的出現:1經濟上,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不需要年輕個體生產產品)和身腦分工(需要壹部分人做領導工作)為學校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2.政治上,氏族首領的民主選舉改為世襲,提出了貴族教育的必要性。3.文化上,文化的發展(文藝作品的產生),尤其是文字的形成,為流派的產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學制的產生:中國教育史上第壹個學制產生於1902年。這是飲元寶派的章程,也就是所謂的“仁音學制”,但並沒有完全執行。1904,1年6月,奏學堂章程頒布,通常稱為“癸卯學制”,這是中國第壹個正式的學校教育制度。
2.學校的公益性特點1】學校與企業的區別在於設置目的、調節手段、與* * *的關系、產出等方面不同。2)學校公益性的兩種具體表現。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必須與宗教相分離。3.什麽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壹種獨特的文化,學校的所有成員,尤其是學生,在它存在的時候就受到規範和影響。4.學校管理的基本內容、途徑和方法: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②、教務管理③、總務管理④、教學管理途徑:①、溝通的內涵②、溝通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③、溝通的兩種形式④、學校管理中溝通的三大障礙⑤。(2)法律方法(3)思想教育方法(4)經濟方法(5)學術方法5。教育活動中學校、家庭、社會之間如何協調?(1)學校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互訪、家長會、家長委員會(二)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合作第三章1。兒童發展的內涵和特點:指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和身體能力不斷提高,並伴隨著生理成熟和社會生活經驗成長的相互影響的變化過程。
特點:順序性、不平衡性、階段性、個體差異性、分化協調性、互補性2。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新課程改革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作用:1)教育目標要真實反映社會的要求;2)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3)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個性發展;4)尊重和發展兒童的主體性。
影響:1)使課程內容8化繁為簡,貼近生活,新穎有趣;2)強調學校學習與學生社會環境相關的原則;3)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勤於探索、敢於想象和創造的實踐學習和發展過程;第四章1。教師的勞動特征;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特點:復雜性、長期性、示範性、創造性素質:文化素質、教育素質、職業道德素質。2.我國社會主義學校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1)民主平等。2)尊師愛生。3)心理兼容。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1)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結合起來。2)加強師生交流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3)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威信,為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第五章1。教育目的的意義和功能意義:教育主體預期結果的設定,具體來說就是教育活動中要培養的人才的綜合素質。
功能:導向功能、調節功能和評價功能。2.確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觀依據1),主觀依據①。從客觀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們在教育活動中的價值選擇,受思想家的任性假設或制度教育目的的影響,受主體關於理想人格的觀念的影響。2)客觀依據是:1。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壹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3.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內涵是1)勞動能力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