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考研網大全 - 考研機構 - 311教育考研大綱是什麽意思?

311教育考研大綱是什麽意思?

教育專業考研基地;考試大綱;壹.考試的性質;教育學基礎綜合考試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二。考試目標;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內容涵蓋教育學原理和中外教育史;

考試大綱:

我,考試的性質

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學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壹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正、有效地測試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標準是教育學優秀本科畢業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水平及以上,以方便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選擇,保證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試目標

基礎教育專業綜合考試內容涵蓋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等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教育學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相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壹、試卷滿分和考試時間

本卷滿分300,考試時間180分鐘。

二、回答問題的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和筆試。

三、試卷的內容結構

(-)必答題270分,各部分分值為:

教育學原理大概100分。

中外教育史約100分。

教育心理學40分左右

教育研究法30分左右。

(2)必選題目30分,考生必須在兩個問題中選擇壹個回答。第壹題考察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第二題考察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如果考生兩個問題都答了,只會按照問題I的分數計入總分。

四、試卷的問題結構

45道選擇題,每題2分,***90分。

分析3小題,15分每小題,***45分。

簡答5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15分,***75分。

論述題分析3小題,每小題30分,***90分。

四、考試內容

教育學原理

考試目標

1.準確記憶教育學基礎知識。

2.正確理解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3.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教育理論和實踐。

壹、教育學概述

(壹)教育學的研究對象(07,11單項選擇)

(B)教育學的研究任務(10廣播)

(三)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1.教育學的萌芽

2.獨立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3.20世紀以來教育學的發展(09,10,12廣播)

二,教育及其產生和發展

(壹)教育概念

1."教育類型"定義(07,12單選)

2.教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教育的結構和功能

1.教育的結構

教育活動的結構;教育系統的結構。

2.教育的功能

個人發展函數和社會發展函數(12單選)(13討論);正函數與負函數(08單選)(12簡答);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08單選)。

(三)中國關於教育本質的主要觀點見《教育學》第壹章第壹節。

教育是上層建築;教育是生產力;教育具有上層建築和生產力的雙重屬性;教育是壹種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教育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過程;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四)關於教育起源的主要觀點

1.生物起源理論(10無線電)

2.心理起源理論(11單選)

3.勞動起源理論

教育的發展

1.古代教育的特點

2.現代教育的特征

3.現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和社會發展

(壹)關於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

教育獨立論(13單選);教育萬能論(09辨析);人力資本理論(09單選);篩選假說理論;勞動力市場理論

(二)教育的社會制約(07) (09電臺)(10電臺)

1.生產力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2.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3.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4.科學技術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5.人口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三)教育的社會功能

長度教育的經濟功能(10)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和挑戰(07討論)

現代化和教育改革;全球化和教育改革;知識經濟與教育改革;信息社會與教育改革;多元文化與教育改革。

第四,教育和人類發展

(-)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對教育的制約

1.人類身心發展的主要特征

發展的順序;發展階段;發展的差異;發展的可塑性(13電臺);發展不平衡(07,11,12)。

2.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育的制約(08單選)

(二)影響人們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07討論)

長度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單因素理論和多因素理論;內生論和外生論(10單選);內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2.遺傳素質及其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3.環境及其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三)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1.個性化(09簡答)(13電臺)和個性化(13電臺)

2.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主導作用及其有效發揮的條件(10簡答)(13單選)

五、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教育目的

長度教育目的的概念(07、08年分析)

教育目的的定義;教育目的與教育政策的關系。

2.關於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論(13)

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內部目的論,外部目的論;教育為生活做準備,教育適應生活(10單選);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13電臺)。

3.教育目的確立的基礎

4.中國教育的目的

1949(歷年選擇題)以來各個時期的教育目的;中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5.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

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素質教育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

(2)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的概念(07、08年分析)

培訓目標的定義;培養目標與教育目的的關系。

2.中國中小學的培養目標

不及物動詞教育體系

(-)教育系統的概念

學校教育系統(08電臺)

1.教育系統的概念和要素(11單選)

2.學術體系建立的基礎

3.各級學校系統(10,11單選)

4.各種學校系統

5.1949以來的中國教育制度(10單項選擇)

1951年;學制改革從65438年到095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育體制改革(13單選)。

(三)改革現代教育制度

1.延長義務教育年限(08單項選擇)

2.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13廣播)

3.高等教育大眾化

4.構建終身教育體系(07討論)(08單項選擇)

七。課程

(壹)課程與課程理論

1.課程的概念

課程的定義(10解析);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2.課程理論與主要流派

知識中心課程論(07單選)(13簡答);以社會為中心的課程理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理論。

(2)課程類型(08單項選擇)

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09單選):綜合課程與分學科課程(08簡答)(11,13單選):必修課與選修課。

(3)課程開發

1.泰勒原理(09電臺)

2.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3.課程每日標準(07簡答)

課程目標的概念;課程目標的來源;課程目標、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關系: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09電臺)

4.課程的範圍和結構

5.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的方向;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6.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的含義;課程評價的模式與功能(07,10);課程評價的主要範圍。

課程改革

1.影響課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經濟犯;文化因素;科技創新;學生發展。

2.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外主要課程改革

3.當前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八。教學

(壹)教學概述

長度教學的概念

教學的定義(10解析);教學與教育、智育與階級的區別與聯系。

2.教學的主要作用和任務

(二)教學理論和主要流派

1.教學理論概述

學習理論及其與教學理論的關系;教學論與課程論的關系;教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當代教學理論的主要流派

行為主義教學論(10);認知教學理論;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3)教學過程

1.關於教學過程本質的主要觀點

2.教學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的關系;掌握知識與培養思想品德的關系;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關系;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

3.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概念(10廣播);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方法;教學設計模式。

(四)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概述

教學模式的概念(07辨析);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學模式的結構。

2.當代國外主要教學模式

程序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掌握學與教的模式(07單選);建議的教學模式;範例教學模式(10單選);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3.當代中國的主要教學模式

(5)教學原則

1.教學原則的概念及其基礎

2.中小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直覺原則;啟發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合並原則;能力原則(07單選);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統壹的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因材施教。

(六)教學組織形式

1.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發展

2.班級授課制(08討論)

3.教學組織形式改革

(7)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07單項選擇)

教學方法;談話方法;討論法;實驗方法;練習方法;示範法;練習方法;參觀法:自學輔導法

(8)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術評價。

(9)教學評價及其改革

1.教學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2.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09單項選擇)

3.學業成績評價

4.教學評價改革

九、道德教育

(壹)德育概述

1.道德教育概念

2.德育任務

(二)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13討論)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學德育大綱和中學德育大綱

(三)德育過程(07簡答)

1.德育過程要素

2.德育過程的規律

道德教育的原則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知行合壹;正面引導與紀律相結合;充分發揮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把嚴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結合起來;照顧年齡特征與照顧個體特征相結合;教育影響的壹致性;教育影響的持續性。

(五)德育方法(09討論)

說服教育;情感熏陶;實踐鍛煉;自我教育;模型演示;道德評價。

(六)德育途徑

直接道德教學;間接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

道德認知發展模式(09,12單選);理解模式(08簡答)(10,13單選);價值澄清模式;社會學習模式;集體教育模式。

X.教師和學生

(1)教師

1.教師的概念和範疇

3y.uu456.com,壹個3億人的圖書館,包含各種專業文獻、行業資料、專業論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外語學習資料、學前教育、初等教育、教育學考研大綱365,438+065,438+0考點等。

  • 上一篇:南方科技學院自動化考研
  • 下一篇:藝術和技術就業前景
  • copyright 2024考研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