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分為九章。第壹章從功利的角度出發,反對忠實,提倡欺詐。第二章反對君主“以苦為人”,以德教化百姓,主張賞罰分明、因勢利導的治國之道;第三章反對儒家以推己及人之愛來治國,主張“崇信重刑”,防止大臣們好主;第四章反對孔子的禮,主張是非不以禮違,賞罰以德;第五章反對臣下的諫,明確君臣之間嚴格的等級關系;第六章貶謫隱士,闡明君主與處士對立的等級關系;第七章反對大臣間的誹謗,強調依法辦事;第八章強調以勢治國,尊重法律;他認為治國之憂不在於兩用,而在於君有無術。
壹個
晉文公要打楚軍,就把他舅舅叫來,問:“我要打楚軍,我寡不敵眾。我該怎麽辦?”舅舅說:“聽說講究禮儀的君子,不能太忠;在戰場上相見。不能出軌太多。妳仍然使用欺詐手段。”文公不以為然,喚永濟問:“我去打楚軍。寡不敵眾怎麽辦?"永濟回答說:"燒林打獵,暫時可以多獵些野生動物,以後就不獵野生動物了;“以欺詐手段對待人民群眾,可以暫時得到暫時的好處,人民群眾以後不會再上當了。”文公曰:“好。”辭退永吉。文公利用叔父的謀略與楚軍作戰,最終大敗敵軍。回來就賞妳壹個爵位,先賞妳永吉,再賞妳舅舅。大臣們說:“城濮的勝利取決於他叔叔的策略。采納他的策略,把他放在後面可以嗎?”文公曰:“此非汝所能理解。舅舅的想法是權宜之計,永濟的想法符合長遠利益。”孔子聽後說:“晉文公應該稱王稱霸!他既知道權宜之計,也知道長遠利益。”
有人說:永濟的回答不是針對文公的問題。無論何時回答問題,都要根據問題的大小和緊急程度做出相應的回答。問的問題很寬泛。但是,用狹隘的理由來回答是不能接受的。現在文公在問“人多敵眾”,答案卻是“我再也不會上當了”,這不是問題的答案。況且文公也不懂權宜之計和長遠利益。打贏了戰爭,就有了國家的安全,王位的穩固,軍隊的強大,威望的建立。即使將來發生同樣的情況,妳也不會比這次勝利受益更多。為什麽要擔心長遠利益呢?不戰而勝,國家危亡,實力削弱,君主名存實亡。避免眼前的災難為時已晚,又怎能等待長遠的利益?期待長遠利益在於今天戰勝敵人;今天的勝利在於對敵人使用欺詐手段;欺騙敵人只是為了長遠利益。所以永濟的回答並沒有針對文公的問題。況且文公聽不懂舅舅說的話。當我叔叔說“不能騙太多”的時候,他的意思不是騙別人,而是騙敵人。敵人是壹個想要討伐的國家。就算不再被忽悠,又有什麽危害呢?文公享永濟第壹是因為他的功勛嗎?但是,打敗楚國和楚軍,是舅舅的詭計。是因為永吉說話好聽嗎?但是永吉說“我不會再被騙了”,說明他沒有給出任何正確的意見。大叔和罪犯都有可取之處,都有正確的見解。我叔叔說:“壹個註重禮儀的紳士,永遠不能太忠實。”忠誠是用來關心下屬的;信仰是用來不騙人的。我註意到我愛我的下屬,不欺騙人民。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呢?但他必須主張欺詐,因為這是壹個戰爭陰謀。我的叔叔在犯罪前發表了正確的言論,然後他贏得了勝利。結果舅舅兩次建功卻排在永濟後面,永濟在前面沒有任何貢獻卻得到了獎勵。“文公稱霸難道不對嗎?”只是說明孔子不懂得正確的獎勵。
二
歷山壹帶的農民互相侵占田地,舜就去那裏種田。壹年後,各自領域恢復正常。黃河沿岸漁民爭奪水中高地,舜去那裏打魚。壹年後,每個人都對年長的人有禮貌。東夷陶工制作的陶器質量很差。順去那裏做陶器,壹年後,大家做的陶器都很結實。孔子欽佩地說:“種田、捕魚、制陶不是順的職責,而順謙做這些工作是為了糾正腐敗風氣。”順真是善良!競能親自吃苦,使百姓聽命於他。所以聖人的道德是可以感化人的:“
有人問儒生:“這個時候姚在哪裏?”儒家說:“堯是天子。”“既然如此,孔子說姚是聖人又該如何解釋呢?聖人在王座,什麽都看得清清楚楚,世間就不會有不良風氣。如果農漁民之間沒有糾紛,陶器也不差,舜為什麽要用道德去感化他們?舜去糾正腐敗風氣,證明姚有錯。認為順賢就是否定姚的洞見;認為堯生就是否定舜的德行:不可能兩者都對。楚國有壹個賣矛和盾的人,稱贊他的盾。我的盾是最堅固的,沒有什麽能刺穿它。並稱贊他的矛說;我的矛是最鋒利的,沒有我刺不透的東西。有人說,‘如果妳用妳的矛去刺妳的盾,會發生什麽?’賣矛和盾的人回答不了。打不穿的盾和打不穿的矛不能同時存在。現在堯舜不能同時贊,和矛與盾不能同時存在是壹個道理。再說順糾正腐敗風氣,壹年糾正壹錯,三年糾正三錯。像順這樣的人,數量有限,壽命有限,但世間的過錯卻是無窮無盡的。用有限的生命對待無盡的錯誤,能改正的很少。獎懲可以讓天下人都服從,命令上說,‘符合規定的獎勵,不符合規定的懲罰。早上頒布法令,晚上糾正錯誤,晚上頒布法令,第二天早上糾正錯誤;十幾天就能糾正全國,何必等壹年?舜沒有說服姚讓大家聽他的,他自己還得努力。難道沒有辦法統治嗎?況且堯舜也很難通過自己的苦難來影響百姓。雍君很容易根據他的潛力來糾正他的臣民。要治理天下,不能說他懂得治國,放棄平庸君主容易成功的方法,而遵循堯舜難以實行的方法。"
三
管仲生病了。齊桓公去看他,問道:“妳病了。如果妳不幸死去,妳打算跟我說什麽?”管仲說:“就算妳不問我,我也會告訴妳的。希望妳擺脫豎刁,擺脫怡雅,遠離魏公子的藥方。怡雅給妳管吃的。妳只有人肉,所以怡雅給妳蒸了他兒子的頭。每個人都不愛自己的兒子,這是人之常情。現在怡雅都不愛兒子了,他還怎麽愛妳?妳嫉妒心強,喜歡女人,所以為了管住女士,妳自己執行閹割。人性中沒有不愛妳身體的東西。如果妳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怎麽會愛妳呢?魏公子侍奉妳十五年,只需幾天就能穿梭於齊魏之間。他離開母親,做官很久不回家。他連媽媽都不愛,怎麽可能愛妳?我聽說過:‘弄虛作假的人不會長久,掩蓋虛假的人不會長久。’希望妳能遠離這三個人。“管仲死了,桓公不按他說的做。桓公死,蛆蟲爬出門外,不葬。
有人說,管仲以前當面跟桓公說的,不是懂法度的人說的。之所以要除掉豎刁和夷雅,是因為他們不看重自己,而是迎合了君主的欲望。管仲曰:“不自愛,何以愛君?”那麽如果有不顧壹切為君主做貢獻的人,管仲就不會被任命。他會說:“妳不關心自己,不努力,怎麽能愛君主呢?”。這是要求君主除掉忠臣。況且,不愛自己來推斷他不愛國君,就可以推斷管仲不能為宮子久而死,所以管仲應該被除掉。英明君主的原則不是這樣的。他會設定他的臣民想要為他們做出什麽貢獻,所以他會開出薪水,鼓勵他們。設立人們討厭的東西來禁止惡行,所以設立刑罰來威懾他們。賞賜是忠實的,懲罰是堅定的,所以君主在他的仆人中選擇有功的人,不會任命叛徒。就算有豎刁這樣的人,他又能把國君怎麽樣呢?何況臣下費盡心機換來的是皇家爵位,君主設下爵位換來的是臣下的辛苦。君臣之間,不是父子般的血緣關系,而是來自利益的算計。如果君主有正確的治國原則,他的副手們盡力而為,邪惡就不會發生;如果君主沒有正確的治國原則,他的爪牙就會從上面欺騙君主,從下面謀取私利。管仲沒有向桓公解釋這個咒語。他讓桓公趕走豎雕,另壹個豎雕又會出現。這不是終結邪惡的方法。況且,桓公死後之所以不能埋蛆,是因為臣下權力太大。臣下權力過大的結果就是挾持君主。以奸臣挾持君主為人質,君主的命令無法下達,大臣們的情況無法溝通。壹個人的力量可以切斷君主與臣民的聯系,使君主聽不到好壞,聽不懂好壞,所以有死後不葬之惡。明君治國原則:壹人不兼任其他職務,壹職不兼管其他事情;地位低的人不用等地位高的人推薦,大臣也不用君主的侍從介紹;百官可以逐級連接,大臣像汽車壹樣依附於君主聚集在中央;受賞君能知其功,受罰君能知其罪。君主事先清楚大臣們的功過,然後賞罰分明,才不會上當受騙。怎麽會有死後不葬的災難?管仲沒有向桓公說明這個道理,只是讓他趕走三個人,所以管仲不知道法度。
四
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城。晉陽被清剿後,獎勵了5個有立功表現的人,高鶚是第壹個被獎勵的。張萌說:“高對晉陽之戰沒有立下汗馬功勞,現在他是第壹個受到獎賞的人。為什麽?”趙襄子說:“晉陽之戰,我國危在旦夕,祠堂也快完了。我的大臣中沒有壹個人不對我表示驕傲和蔑視。唯高何不失君臣之禮,故先賞之。”孔子聽了,說:“善報!祥子賞壹個人,可使天下無人敢無禮。”
有人說:孔子不知道什麽是善報。善賞罰者不敢越權,臣不敢無禮。君主制定法律,他的副手不會背信棄義。這種情況下,妳也算是賞罰分明了。如果祥子被晉陽包圍,他不能禁止,那就是祥子失國,晉陽無主。還有誰會為他守城?現在襄子被包圍在晉陽,直博城被水灌溉,石臼鍋竈被淹,成了烏龜出沒的地方,百姓也沒有背叛,證明君臣關系密切。祥子君臣關系密切,掌握著禁止該行為的法律,也有高傲輕蔑的官員,證明祥子失刑。如果妳是朝臣,妳會因妳的功績而得到獎賞。現在高他只是不驕傲不輕蔑,祥子卻賞他,這是賞的損失。明智的君主獎勵不成功的人,懲罰無罪的人。現在祥子不懲罰自大的臣子,卻獎勵沒有功勞的高鶴。哪裏能看出祥子善於報償?所以孔子不知道什麽是善有善報。
五
金平公爵和他的大臣們壹起喝酒。他痛快地喝了壹杯後,頗有感觸地說:“沒有人比做君主更幸福了。只有他的話不敢違背。”師曠坐在前面,拿起鋼琴敲了起來。龔平拉開裙子想逃跑,鋼琴撞在了墻上。龔平說:“太師打了誰?”師曠說:“現在有個小人在邊上說話,我就打了他。”龔平說:“是我。”師曠說,“啊!這不是君主該說的話。”貼身男仆要求懲罰師曠,龔平說:“不,把這個作為我的壹個教訓。”
有人說:龔平失去了做君主的原則,師曠失去了做臣子的禮儀。如果妳認為對方的行為是錯誤的,妳就會受到懲罰。這是君主應該對他的臣下做的。如果妳認為對方的行為是錯誤的,妳應該陳述妳的觀點,如果妳仍然不聽好的建議,妳應該離開他。這是臣下對待君主應該采取的態度。現在師曠認為龔平的行為是錯誤的,他沒有陳述臣子的建議,而是用只有君主才能使用的刑罰,用鋼琴擊打龔平的身體,顛倒了君主和臣民的位置,從而失去了臣子的禮遇。作為臣子,君主有錯就要勸他,不聽就放棄爵位,等著君主覺悟。這是壹個臣子應有的禮義。現在師曠認為龔平的行為是錯誤的,所以他拿著鋼琴擊打龔平的身體。即使是壹個嚴厲的父親也不會這樣對待他的兒子,但師曠卻用它來對待君主。這是壹種反常的做法。我的臣下做了出格的事,龔平卻聽得津津有味,這就失去了作為君主的原則。所以龔平的言行不能張揚,會讓君主在聽勸而不自知的情況下犯錯誤;師曠的行為不能張揚,會讓奸臣用極諫的名聲來掩蓋殺妳的行為。這兩種做法都不能宣傳,就是雙方都有錯。因此,龔平失去了作為君主的原則,師曠失去了作為臣子的禮儀。
六
在,有壹個名叫的書生,他沒有做官。桓公去了三次,都沒見到他。桓公說;“聽說布衣之人不藐視爵祿,故不藐視大君之都;大國之君不喜仁義,布衣之民無謙讓之心。”於是我去了五次,才見到我的小大臣紀。
有人說:“桓公不知仁義。所謂仁義,就是憂天下之災,往國家之災,而不顧個人的卑微地位和屈辱待遇。叫做仁義。因此,伊尹認為中原天下大亂,建議任命唐成為主廚。白瑞摩認為秦國很混亂,所以他以囚犯的身份向秦穆公建議任命他。都是憂天下之災,去國家之災,所以不在乎卑微的地位和屈辱的待遇,所以叫仁義。現在桓公以大國君主的身份,卑微地去見壹個普通的秀才,意圖為齊國的政治大事操心,而小臣紀又不願意出來做官,可見小臣程已經忘了百姓了。忘了人民就不能叫仁義。所謂仁義,就是不喪失作為臣子的禮儀,不顛倒君臣之間的地位。因此,在國境線之內,帶著鳥獸出現在君主面前的,稱為大臣;這就是所謂的孟,由臣子的下屬官員根據不同的職位來管理政治事務。現在我身在民間,違背君主意願,不能稱為仁義。仁義不在我府,桓公以禮隨之。如果我有避開桓公的智慧和能力,我就避開,我就應該懲罰他。如果我沒有智慧和才能,無緣無故在桓公面前藐視自己,就該被殺。紀的行為應該受到懲罰或者被殺死。桓公不能整頓君臣關系,對該罰該殺的人進貢。這是因為桓公用鄙薄侮辱君主的風氣教育齊國,不能作為治國之道。所以;桓公不知仁義。
七
晉齊之戰,晉司馬韓決斬人。當教練Xi·柯聽說這件事時,他開車去救人。當他到達時,他被斬首了。Xi·柯說:“妳為什麽不用他來炫耀呢?”Xi·柯的仆人說:“妳不是想早點救他嗎?”Xi克說:“我怎麽敢不分享別人對韓爵的批評呢?”
有人說:“我們不能忽視紀克說的話。不是為了分享批評。漢爵欲斬罪人,不可救;拯救有罪的人是法律腐敗的原因;法律敗壞,國家就會大亂。如果不是罪人,軻州不能勸韓傕遊行屍體;勸韓爵遊行屍體,會讓無辜的人更受委屈;雙重不公是人民怨憤的原因;民有怨,國有危。布克的話要麽危險,要麽混亂,我們要觀察清楚。此外,如果韓傕要斬罪人,顧應該作出什麽樣的批評呢?如果被砍頭的人不是罪人,那麽他已經被砍頭了,而Xi·柯只是剛剛到達。這是韓傕的批評,Xi·柯是後來者。Xi·柯說,分享對砍頭人的批評是不夠的,還要巡視屍體。這就是Xi·柯所說的分擔批評。在過去,人們同意創造壹種大炮的懲罰。崇厚和鄂來談到涉水者的小腿,哪裏分擔了對周的批判?而且,人民群眾希望依法辦事的願望非常強烈。如果韓國質量做不到這壹點,人民將希望Xi·柯來做。既然Xi·柯未能做到這壹點,人民就迫切需要它。所以:柯的話並沒有分享別人對韓爵的批評,而是加大了批評力度。此外,布克去救人是因為他認為韓厥是錯的。沒有說出做錯的原因,反而勸他顯擺屍體,讓韓爵不知道自己的錯。不知道李恪是怎麽分擔批判的,讓下面的人絕望,讓韓爵不知道自己的錯。
八
齊桓公解開管仲,讓他當了相。管仲說:“我得到了寵愛,但地位低下。”桓公說:“把妳的地位放在大貴族和中國之上。”管仲說:“我很榮幸,但我還是很窮。”桓公說:“讓妳享受壹個待遇優厚的家業。”管仲說:“我雖然有錢,但和妳的關系還是比較疏遠的。”於是桓公立他為關中。蕭略說:“管仲認為地位低的人不能治理地位高的人,所以要淩駕於大貴族和中國之上;認為窮人無法治理富人,所以要求高薪家族企業;認為自己與君主疏遠的人無法治理與君主親近的人,所以得到了關中的稱號。管仲不是貪,而是為了治理方便。“有人說,如果仆人奉妳的命令行事,沒有人敢不聽。這不是因為妳的地位低,妳的仆人高貴,而是因為妳的命令,沒有人敢不服從。如果管仲治理國家不遵從桓公的意誌,即無君,則國家無君不能治。如果依靠桓公的力量對桓公發號施令,這是所有奴隸能夠取信於人的條件。為什麽要等到高、郭、管仲這樣的貴族身份才可以行動?如今,這些充當巫師的小官,發布征兵和征稅的命令。不避貴人,不欺卑微人。所以,如果依法辦事,即使是太監也能說服大清服從;不依法辦事,再大的官,在人民面前也會覺得委屈。現在管仲不是致力於尊君,彰顯法度,而是在做壹些增加自己寵愛和榮譽的事情。管仲不貪不富,必是糊塗,不懂法術。所以:管仲有錯行,蕭有微錯贊。
九
漢問:“我想同時重用和叔父,可以嗎?”劉彘回答說:“過去,魏同時使用婁底和翟強,失去了黃河以西的領土。楚同時起用趙、荊,失了燕英。現在妳要同時重用公仲和大叔,他們肯定會爭權奪利,與敵溝通,國家肯定會有後顧之憂。”
有人說,過去齊桓公同時看重管仲和包書,而唐成也看重伊尹和鐘馗。如果同時重用兩個大臣是國家之憂,那麽桓公就不能稱王,唐成就不能稱王。齊貴王只重用了壹個老馬牙,結果在東寺被老馬牙殺死。趙武靈王只重用了壹個李兌,結果被李兌圍攻餓死。君主有本事,同時重用兩個人不構成隱憂;君主沒有技能,同時重用兩個人,會導致內部爭權奪利,對外與敵溝通。重用壹人,會導致大臣壟斷,搶奪君主。現在他不能用技巧說服君主,而是要求他的君主只重用壹個人,而不是同時重用兩個人。這種做法,如果沒有西河、延河、潁河的損失,必將招致被殺餓死的災難。也就是說,劉彘沒有好主意來恰當地給君主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