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元首皆承天命[3],始善者復,終善者寡。是不是拿的容易,留的難?蓋於陰憂〔四〕,必壹心壹意;如果妳成功了,妳會沈迷於驕傲。敬業,則五嶽為壹;驕傲的東西,那麽血肉之軀才是正道。董誌雖然用嚴刑峻法[5]激怒,但最終還是毫不留情地避開了,壹臉恭敬卻不服氣。怨念不大,但人可畏,舟車勞頓宜慎。
如果妳能看到妳想要的,妳就會心滿意足的退出;必有作品〔六〕,便想到知止來安頓人;如果妳是高危,妳會謙虛,會自我放牧[7];怕泛濫,就會想到河海;音樂碟遊[8],再想想三驅[9];擔心懈怠,就謹慎開始,尊重結束;妳在乎,就會虛心思考,接受;怕惡就直想惡;如果加上恩典,妳會認為沒有理由快樂;如果妳被懲罰,妳會因為憤怒而認為沒有濫用懲罰。共十念,宏九德[10]。簡單做[11],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能,勇者盡其能,仁者廣其益,信者忠之。用文武之術,垂拱而治。何苦苦苦思索,而不是百思部!
——選自中華書局標點本《舊唐書·魏徵傳》。
給…作註解
[1]神器:娘娘。
【2】棲息地的大小:占據天地之間的大空間。《老子》第壹部:“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域內有四家,王居易是其壹。”在天地之間的領域裏。
[3]場景:大。
[4]陰:深。
[5]董:督與督。
[6]工作:星座,建築。指建造宮殿之類的。
【7】謙虛:謙虛。自牧:修身養性。
[8]盤遊:獵奇取樂。
【9】三驅:壹年狩獵三次。《王理誌》:“帝與諸侯無事,則三歲(獵)。”
【10】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實、節、從。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為隋簡離得不遠,所以能夠下大力氣治理。隨著成就越來越大,生活也越來越奢侈,“想說的我就愛聽”,“討厭的我就不喜歡”。這篇文章是魏徵關於這個問題的許多論述之壹。全文圍繞“思國家之安者,必積其德而義”這壹主題,規勸唐太宗慎政,虛心納諫,賞罰正義;用人之時,要知人善任,簡可擇善;在生活中,要提倡節儉,不能輕取人的力量。這些思想雖然建立在鞏固李唐王朝的基礎上,但客觀上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初唐的繁榮。本文以“思考”為線索,將所要討論的問題組合成書面文本,文理清晰,結構嚴謹。並運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是壹篇說理透徹、音韻鏗鏘、氣勢充沛的好文章。翻譯:
我聽說,如果要求樹木生長,就必須加強它們的根;要想河水長流,就要疏通源頭;要想讓國家穩定,就要積累自己的道德正氣。雖然我很笨,我知道不可能讓國家穩定,但是我希望水長流,樹根不牢,但是我要樹大招風,我要讓國家穩定,何況是有智慧的人。君主掌握著皇帝的重要權力,處於天地之間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在舒適的環境中不考慮危險,放棄奢侈,實行節儉。這就好比斷了根卻讓樹長得茂盛,堵了泉卻希望長流水!
在古代,很多君主壹開始做得很好,但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是不是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大概是在他們悲痛欲絕的時候,才會真心對待下屬。壹旦成功,就會放縱情欲,看不起別人。盡妳所能,那麽即使是敵對的國家像吳和越南也能成為壹個整體;如果妳看不起別人,妳的骨肉親人也會像路人壹樣被疏遠。也就是說,用嚴刑峻法申斥百姓,用威風憤怒恐嚇百姓,只能使百姓盡量避免刑罰,而不會懷念君主的仁慈。表面上他們很恭敬,其實並不服氣。怨念不是大小,而是人民可怕。人和水壹樣,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要特別謹慎。
我真的可以做到:看到自己想要的,就想到知足來警示自己;當建築即將建成時,人們認為適可而止可以使人民安寧;考慮到隨時都有身居高位的危險,我想到了謙虛,加強修養;怕自滿,以為江海生活在所有河流的下遊;如果妳喜歡打獵和娛樂,妳會想到壹年三次的限制;擔心意誌懈怠,想到做事總是小心翼翼;擔心自己會被蒙蔽,妳想到虛心接受下屬的意見;怕惡,想到糾正自己擊退惡小人;加恩在《人》的時候,因為壹時高興,就想到不要不當獎勵;在施加懲罰的時候,我想到的不是亂施加懲罰,因為我生氣了。如果完全做到以上十個方面,拓展九德修煉,壹定會得到很多好處。選賢任能,擇善而聽之。那麽,聰明的人會盡力,勇敢的人會盡力,有愛心的人會廣施恩惠,老實人會獻出忠誠。等文官武將都任命了,就可以把衣服掛下來交出去,就可以安穩地統治了。何必苦思冥想,為官壹任。(顧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