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剛開始的時候,把顏色塗在身上,炫耀自己的身體;進壹步刺在身上,叫紋身,後來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衣服上的刺繡。
刺繡入門:又稱“針繡”,俗稱“繡花”。用繡花針繪制彩線(絲、絨、線),按設計好的圖案在織物(絲、布、綢)上繡針,形成帶有繡痕的圖案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壹。
發展簡史:
(1)目前流傳最早的刺繡是湖南長沙楚墓出土的兩件戰國時期的刺繡。看其針法,完全是以辮針(即鎖繡)繡在絲綢和羅上,針法工整,配色典雅,線條流暢,使圖案如龍鳳舞,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了楚繡藝術的成就。
(2)敦煌千佛洞、河北烏魯沖墓、內蒙古北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墓均有漢代刺繡出土,特別是1972長沙馬王堆,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繡風格。從這些繡品來看,漢繡圖案的題材多為波浪雲紋、展翅翺翔的鳳鳥、奔騰的猛獸,以及漢代鏡紋飾中常見的絲帶圖案和幾何圖案。刺繡新采用的基材是當時流行的面料,如織成“長壽大有前途”、“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的絹錦。其技法以鎖繡為主,圖案飽滿,構圖緊湊,針法工整,線條極其流暢。
經典名繡:在所有的刺繡中,四大名繡是經典,它們形成於19世紀中葉。除了自身的藝術特點,另壹個重要原因是刺繡的商業化。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壹種商品,開始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其中江蘇、四川、廣東、湖南的產品銷售尤為廣泛,因此被稱為“四大名繡”。
工藝要求:刺繡的工藝要求是光滑、整齊、平整、均勻、幹凈。光滑是指直線和光滑的曲線;氣是壹個整齊的指針,沒有鋸齒狀的邊緣;平是指姿態準確,繡面平整,絲線不歪斜;連指針距離都是壹致的,不露底,不重疊;幹凈是指繡面光潔,沒有墨水等汙漬。
針法:亂針、直繡、盤針、袖針、組合針、抓針、平針、散針、針織、用針、輔針、變體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