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勇安是朱元璋水軍第壹人,最擅長水戰。徐達攻打宜興時,預料到張士誠的軍隊會逃離太湖,提前安排廖永安埋伏在太湖。不曾想,廖勇安太勇猛,追敵太快,留下了徐達的後援。再加上他運氣不好,腳下的船突然擱淺了。張士誠的猛將呂振見廖永安虛弱,立即轉身活捉了廖永安。就這樣,廖永安成了張士誠的俘虜。
張士誠久聞廖勇安的大名,屢次投降。壹方面是因為廖勇安忠於朱元璋,另壹方面是因為廖勇安的弟弟廖永忠及其家族都在朱元璋的指揮之下,廖勇安寧死不屈。張士誠沒辦法,只好囚禁廖永安。就這樣,廖永安被張士誠囚禁了八年。
八年後,1366年七月,朱元璋即將滅張士誠時,張士誠覺得廖永安不值錢,殺了他。明代《廖勇安傳》記載: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追封廖勇安為楚公,享受明朝世代祭祀。
雖然安死了,但廖家並沒有滅亡,因為他的弟弟還活著。廖永忠成為朱元璋手下的壹員猛將,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洪武八年,廖永忠突然被朱元璋處死,廖家從此衰落。
廖永忠是明朝初年壹位神秘的開國將軍。同時,他也是第壹個被朱元璋殺死的開國名將。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與您分享廖永忠,廖勇安的弟弟,明朝德慶侯。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了解壹位古代名將。
公元1353年,朱元璋離開嶽父郭子興,與徐達、唐河等“淮西二十四將”南下定遠,開始自己創業。此後,朱元璋先後攻占定遠、滁州、賀州。在此期間,常遇春、李善長、盛豐、鄧禹等將領先後加入朱元璋的麾下。接下來,朱元璋開始計劃渡河。
想要渡河,首先需要船只,其次是水軍。朱元璋從江北來,根本沒有船。再加上他的部下都是江北人,所以朱元璋放眼望去,他手下除了吳良和吳鎮,沒有壹個純粹的水軍將領,勉強能打得過水仗。這時,朱元璋把目光投向了長江北岸的巢湖。
巢湖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水面開闊,大量漁民和江湖豪傑以此為生。元朝末年,巢湖水面上有三股勢力。第壹組以安、為首,第二組以余及其三子(余通海、余、余)為首,第三組以雙刃趙普生為首。
通常,這三組力量維持著巢湖水面的平衡。但元末,廬州(合肥)被南方紅巾軍大將左君璧占領。因為巢湖毗鄰瀘州,左君璧壹直想把巢湖人都吃了。趙普率先投奔左君璧,幫助左君璧攻打廖、於等人。恰在此時,朱元璋向這位巢湖英雄拋出了橄欖枝,廖永安派人與商議。兩人帶領士兵集體向朱元璋投降。
作者註:元末,朱元璋屬於北方紅巾軍,名義上由韓林兒領導。而左君璧屬於南方紅巾軍,名義上受徐守輝領導。南北方紅巾軍只是名字壹樣,但不是壹個屬。
《明史》詳細記載了這段歷史:
廖永安投奔了朱元璋,廖永忠是其中之壹。朱元璋聽說巢湖人來投敵,欣喜若狂,大叫:“這是天意!”
朱元璋為什麽這麽激動?因為朱元璋當時正打算渡江,手裏沒有水軍,巢湖人的回歸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後來明朝初年,有名的水兵大多出自巢湖派。當然,朱元璋怎麽也想不到,日後的巢湖投降會像廖永忠、於通海壹樣大放異彩。
當廖勇安投奔朱元璋時,他的弟弟廖永忠已經32歲了,但他英勇而血氣方剛。朱元璋問廖永忠:“妳是跟著妳哥哥到我這裏來發財的嗎?”廖永忠回答道:
意思是我的願望是為英明的主效力,消滅混亂,載入史冊。
朱元璋聽後,覺得廖永忠野心勃勃,於是任命廖永忠為副將,全力協助廖永安渡河。
朱元璋命廖勇安、廖永忠帶領眾將渡河,先攻占蔡士奇,再奪取平安。《明史·廖勇安傳》記載“永安代再戰,破元兵,始定渡江之策”可見廖勇安率領的這些巢湖將領“如果會飛就飛”,把元軍打得落花流水。
當廖勇安和巢湖其他人離開巢湖,投入到更廣闊的戰場時,他們完全放開了守軍,猶如猛虎出山,所向披靡。
作為廖勇的弟弟,廖永忠的能力不是蓋的。明代的《廖永忠傳》記載:
朱元璋渡江後,全力進攻慶忌(南靖),然後依靠巢湖人攻占鎮江、常州、池州。在這些戰鬥中,廖永忠做出了巨大貢獻。
好景不長。三年後,在太湖之戰中,廖永忠的弟弟廖永安被張士誠活捉。因為安是巢湖水軍的中堅力量,朱元璋後悔失去安,如斷壹臂。於是,朱元璋把廖永忠叫來,讓廖永忠接替廖勇的位置,率領水軍。《廖明永中傳》雲:
哥哥死了,廖永忠以前受哥哥庇護。從此成為朱元璋手下的水軍將軍。
1360年,龍灣之戰爆發,陳友諒率領大軍順流而下,意欲剿滅朱元璋,壹舉攻占南京上遊太平。朱元璋手下名將華雲被殺,南京壹片恐怖。朱元璋最終采用了劉伯溫的方案,用康茂才降服陳友諒,把陳友諒引到龍灣,用埋伏打敗陳友諒。陳友諒戰敗後,朱元璋命令廖永忠率軍沿江追擊。《明史編年史》記載:
廖永忠率人逆流而上,不僅收復了平安,還攻占了陳友諒治下的重鎮安慶。
當時陳友諒戰敗,逃到江州(九江),劉伯溫建議朱元璋立即進攻江州,出其不意地拿下陳友諒。朱元璋覺得有道理,立即帶著廖永忠等人去了江州。《廖明永忠傳》記載:
江州曾是徐壽輝的老巢,是陳友諒重點防範的地方,易守難攻。廖永忠急中生智。他在船尾搭建了壹個向外延伸的高臺,然後帶著船尾直接沖向江州城墻。這樣壹來,就相當於在自己的船和江州城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朱元璋的軍隊沿著“橋”直接殺到了對方的城墻上,輕松入城,攻克了江州城。朱元璋大喜,封為中書省右丞。
註意,廖永忠被封為中書省右丞,此時的中書省左丞是朱元璋的侄子,明朝開國公爵李文忠。可見,廖永忠已躋身朱元璋的核心勢力範圍,成為朱元璋的親信。
作為壹個梟雄,朱元璋在統壹天下的道路上遇到了陳友諒這個最大的障礙。1363年,朱元璋通過鄱陽湖之戰消滅陳友諒,鶴立雞群。
鄱陽湖之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水戰,而廖永忠是朱元璋手下最著名的海軍將領。因此,廖永忠的參與在這場戰爭中是不可或缺的。
明代《廖永忠傳》曾評價廖永忠“戰鄱陽湖,決壹死戰”,可見廖永忠的貢獻之大。鄱陽湖之戰持續了60多天,廖永忠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戰爭。而且,在這場戰爭中,廖永忠還救了朱元璋的命。《明史》雲:
這件事發生在決戰前夕,朱元璋出兵攻打陳友諒的船。陳友諒手下的將軍張定邊突然殺了朱元璋。朱元璋邊打邊退。不料船突然擱淺,無法動彈。眼看朱元璋就要被張定邊壓垮,危急時刻,常遇春和廖永忠乘船趕來,常遇春向張定邊射了壹箭,廖永忠趁機在張定邊強攻船只。結果,張定邊被幾支箭擊中,最後失敗了。
這壹次是朱元璋占領南京後最接近死亡的壹次。危急時刻,常遇春和廖永忠救了朱元璋。
第二天,朱元璋決定用火攻。他選擇了七個水性最好的將軍來執行放火任務,是廖永忠和於同海帶領大家放火。《廖明永忠傳》記載:
廖永忠和於同海帶領七艘裝滿幹蘆葦的船,放火燒了陳友諒的船隊。陳友諒亂後,廖永忠率眾殺入敵占區,左殺右殺。如果沒人管,陳友諒的軍隊就“目瞪口呆”了,以為廖永忠是神。後來陳友諒趁亂逃走,死在半路,朱元璋贏了。
鄱陽湖之戰是朱元璋壹生中最重要的壹場戰爭,戰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僅朱元璋壹方,就殺了50多位將軍。有更多的將軍建立了功勛,但相比較而言,廖永忠的功勛絕對名列前茅。《廖明永忠傳》記載:
朱元璋回到南京後,贈給廖永忠“大功德,大智慧”,“大功德”記下了廖永忠在鄱陽湖之戰中的作用。
此戰之後,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何震等英雄都無力與朱元璋抗衡,朱元璋統壹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三年後(1366),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攻打張士誠,張士誠被圍困在平江(蘇州)。朱元璋覺得大局已定,於是給了廖永忠壹個很重要的任務,讓廖永忠去滁州迎接回到王小明韓林兒。
是北方紅巾軍領袖韓的兒子。韓發動紅巾軍起義後,被元朝殺害。韓林兒繼承了父親的衣缽,繼續領導北方紅巾軍。朱元璋的嶽父郭子興是韓林兒的部下。後來,朱元璋建立了自己的企業,但名義上仍由韓林兒領導。
換句話說,韓林兒是朱元璋名義上的主人,而朱元璋的“吳王”身份也是被韓林兒封侯的。
正是由於韓林兒的重要地位,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接韓林兒。畢竟,廖永忠是朱元璋的心腹。令人們驚訝的是,廖永忠沒有把韓林兒和南京連接起來。《明史》記載:
從滁州接回韓林兒後,廖永忠被護送到南京附近的瓜埠。結果,韓林兒的船翻了,韓林兒被活活淹死。
韓林兒的死,充滿了疑點,被稱為歷史之謎。有兩個原因:
第壹,廖永忠出身水軍,他的隊伍駕馭船只的能力是壹流的。韓林兒的船是怎麽翻的?
第二,即使韓林兒的船翻了,對廖永忠來說,用他的技術從河裏救人也只是壹個小小的嘗試。此外,廖永忠不是壹個人去的。他指揮著這麽多人,為什麽他看著韓林兒被淹死?
所以,很明顯,韓林兒的死是廖永忠故意的。因為韓林兒之死的最大受益者是朱元璋,所以韓林兒之死有兩個原因:
(壹)朱元璋想稱帝,暗中示意廖永忠除掉韓林兒。
朱元璋邀請韓林兒來南京,但他另有打算。只有廖永忠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決定先下手為強。
其實朱元璋雖然殘忍,但卻是壹個恩怨分明的人。從朱元璋對廖永忠的態度來看,作者認為韓林兒之死應該是廖永忠的“聰明”所致。
首先,我聽說韓林兒死後,朱元璋的態度是“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怪罪廖永忠。
其次,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功臣的時候,曾經說過壹句話:
意思是廖永忠為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本該做公爵,但因為他“給了我壹瞥儒生”,意思是廖永忠聰明,陷朱元璋於不義,廖永忠才被做了侯爵(德清公爵)。
朱元璋封英雄的時候,距離韓林兒去世已經五年了。如果朱元璋有意透露此事,他可以不提。然而,朱元璋仍然記得廖永忠所犯的錯誤,這表明朱元璋對廖永忠的錯誤深為關註。
因此,雖然韓林兒之死是壹個歷史公案,但作者認為這不是朱元璋的本意,而是廖永忠的個人行動。當然,也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公元1367年,由於張士誠防守平江,徐達、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率領水軍從淮東起兵援助徐達,朱元璋最終消滅了張士誠,這也有廖永忠的功勞。
張士誠倒臺後,朱元璋環顧四周,方國珍(浙東)、陳友定(福建)、何震(廣東)仍盤踞南方,北方的元朝更是麻煩不斷。於是,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等人北伐元朝,派唐河南下。考慮到方國珍擅長海上活動,朱元璋任命廖永忠為副將軍,跟隨唐河征服方國珍。
於是,和唐便由水陸並進。方國珍逃到海上後,被廖永忠投降。
同年,廖永忠隨唐河入侵福建,陳友定自殺。第二年(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廖永忠沒有參加朱元璋的登基大典。他被派往廣東討伐何震。廖永忠率領朱良祖等人所向披靡,終於迫使何震投降。
自廖永忠投奔朱元璋後,廖永忠直接參與了朱元璋消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和何震的戰役。於是,洪武元年九月,廖永忠班師回京時,朱元璋命太子朱標親自出城迎接。《廖明永忠傳》記載:
洪武三年,廖永忠隨徐達北伐歸來,大獲全勝。同年,朱元璋、徐達等六人被封為公爵。朱元璋在聖旨中說,廖永忠的功勞足以封公,但當年韓林兒之死是廖永忠的錯,所以廖永忠被封為侯爵。《廖明永中傳》雲:
事實上,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雖然廖永忠並不完美,但他始終認可廖永忠的能力。
洪武四年,朱元璋派唐河攻蜀,又成了唐河的副將。當時,蜀國被明朝於震的兒子旌鳴占領。唐河到了曲塘關,河水暴漲,唐河保險起見,不敢行軍。然而,廖永忠不畏艱險,帶領敢死隊襲擊了敵人的營地。由北路而來的傅有德在內,最後定下蜀地。
班師回朝後,朱元璋大罵唐河膽小不敢戰,卻賞賜了廖永忠和傅友德。廖永忠又壹次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他的內心逐漸變得高傲起來。他在北京新建豪宅,招賢納士,甚至結交公務員,沈浸在繁華之中。
《左傳》說:“貴驕奢,貴惡。”廖永忠不知道他的危機即將到來。
明朝初年,公務員楊顯曾經很吃香。朱元璋甚至有意培養楊賢為丞相。廖永忠趁機與楊賢交朋友,希望與楊賢勾結。後來,楊燹在壹次犯罪中被殺,廖永忠也牽涉其中。朱元璋記住了廖永忠的功績,並特別赦免了廖永忠的罪。廖永忠不僅沒有放棄,反而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洪武八年,廖永忠終於犯下了滔天大罪。據報道,廖永忠在新建的豪宅中使用龍鳳圖案,這是封建王朝的叛亂罪。朱元璋開始不信,派人暗中調查。結果證明是真的。這壹事件意味著廖永忠的本性已經改變。他不再是小問題,而是對朱元璋不忠。朱元璋大怒,下令處死廖永忠。《廖明永忠傳》記載:
就這樣,廖永忠成為了明朝眾多開國將領中第壹個被朱元璋殺死的英雄。按照大明律,叛國壹般會牽連到家人,但朱元璋只給了廖永忠壹個死罪,並沒有為難家人。
廖永忠32歲跟隨朱元璋,53歲被授予死刑。他跟隨朱元璋21年。在這265,438+0年間,他的兄弟在被囚禁在敵營8年後死去,廖永忠北伐,使遼朝聲名大噪。然而,由於粗心大意,家庭亮點就像曇花壹現。廖永忠被殺後,明朝視廖永忠為謀反者長達269年。直到明朝滅亡,南明皇帝洪光才追授廖永忠為護國公,這是對廖永忠功績的間接承認。
朱迪登基後,廖永忠的兩個孫子廖明和廖勇都是方孝孺的學生。朱迪處決方孝孺後,廖家再次受到牽連。從此,廖永忠滿目瘡痍,逐漸淹沒在歷史的泥淖中。
廖永忠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功臣。他在渡江之前就投奔了朱元璋,參加了朱元璋幾乎所有的大戰役。
朱元璋渡江,廖永忠雪中送炭;
朱元璋滅陳友諒的時候,廖永忠冒著生命危險忘了自己的死;
朱元璋攻打張士誠,廖永忠是錦上添花;
廖永忠也是朱元璋北伐戰爭的參與者。
當朱元璋消滅方國珍、陳友定、何震和明於震時,廖永忠是指揮官之壹。
明初,廖永忠的成就雖不及徐達、常遇春,但也比不上唐河、盛豐。能得此稱號是朱元璋的運氣,也是大明的運氣。
但筆者認為,雖然廖永忠很勇敢,但朱元璋對廖永忠的心情是極其復雜的,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壹,廖氏兄弟帶領巢湖人向朱元璋投降時,朱元璋不知所措。因此,朱元璋對廖氏兄弟非常感激。
第二,廖勇安被攻陷後,廖永忠接替哥哥,成為朱元璋手下獨壹無二的海軍戰士,尤其是廖永忠在鄱陽湖之戰中的表現,讓朱元璋欣喜不已。從此,廖永忠成了朱元璋的心腹。
第三,廖永忠在歡迎韓林兒回京的問題上犯了壹個自以為是的錯誤。廖永忠認為,朱元璋除掉了韓林兒,為朱元璋登上皇位掃清了障礙,他會感激自己的。但是,廖永忠忘了,因為他是朱元璋派來的,無論韓林兒是不是被朱元璋殺死,朱元璋都逃不掉。由於廖永忠的自以為是,朱元璋壹生都受到指責。因此,在明朝建立的兩年裏,朱元璋對廖永忠不滿。畢竟上級喜歡下屬不打折扣的執行自己的命令,不喜歡下屬有自己的小心思。這也是廖永忠沒有被封為公爵的原因。
第四,從洪武四年開始,朱元璋重新獲得了廖永忠的信任,尤其是廖永忠平定巴蜀的表現,讓朱元璋認識到廖永忠是壹位優秀的將軍。
第五,只是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廖永忠自詡不僅與楊賢同流合汙,甚至暗中使用龍鳳圖案。朱元璋對廖永忠非常失望,他把它處死了。但是,明初的朱元璋是善良的。他記得廖永忠的優點,沒有牽連他的家人。
對明史的評價:
可以看出,明史對廖永忠的死是非常惋惜的。
《道德經》第九章有壹句話:
意思是人往往容易迷失在財富中。大家都說朱元璋殺了英雄,而作者認為至少廖永忠的死是罪有應得。對於其他皇帝來說,廖永忠很難死得其所。
“我常常害怕驕奢生於富貴,災難生於突然。”廖永忠的功績是值得稱贊的,但他的成就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