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篇小說《羅生門》講述了壹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戰爭年代,日本京都到處都是屍體,因為饑荒和瘟疫。
壹個剛被主人辭退的仆人,想在羅生門市樓下找個地方休息,突然有了偷竊的想法(大環境使然)。
他爬上黑暗之塔,卻發現閣樓上堆滿了屍體,空氣中彌漫著屍體的氣味,令人窒息。壹個活人面對著壹具女屍,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他掏出匕首壹問,原來是老婆婆在拔死人的頭發,準備換錢。否則,她會餓死。
猜猜丁最後做了什麽。他剝光了老婦人的衣服,因為他不得不像壹個老婦人壹樣生活。
中國有句古話:生不如死。
雖然我們這個時代吃不上飯的人很少,但是因為人性的貪婪,像老太婆、丁克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看完《羅生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環境影響了壹批人。在好的環境裏,人是積極向上的。環境不好,幾乎每個人都是小人。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往往被稱為怪胎。妳不能改變環境。只能換個心態或者換個環境。
從羅生門開始,對畢業五年來的工作、跳槽、辭職有壹些反思。
首先,我們為什麽工作?
從學校開始,我們就被家庭和社會灌輸了壹種思想:好好學習,將來壹定能找到好工作。
畢業後,從象牙塔到競爭激烈的叢林社會,總有壹天妳會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麽要工作?
有人說不工作養活不了自己,所以工作是為了生活。
有兩種方法可以養活自己:
有光明正大的方式,比如開店或者開公司,幫別人打工,考公務員。
也有不那麽光彩的方式,乞討、偷盜、欺騙、以權謀私、吃軟飯等等。
大多數人長大後都會選擇前者。畢竟我們都是社會主義接班人。
工作確實可以養活壹個人,但從長遠來看,人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初級到高級,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當工作給了人們溫飽之後,人們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比如更多的財富,更多的異性資源,更好的社會聲譽等等。
窮人最迫切需要壹份工作,只要能讓他不餓死,他什麽都可以做。而在全社會法律監督不到位的情況下,人們往往為了生存和利益而不道德。
比如水果攤販的“六兩秤”,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所以當我知道我的潛規則後,我很少去路邊攤買水果,就連我經常去的水果店也很少去。
壹些私企老板為了克扣員工工資,做出各種不合理的規定,比如考勤扣工資,到期不轉正,不交社保,不發加班費等等。,並無視法律剝削員工的血汗錢。這也是人性惡的表現,但比水果攤的“六兩秤”更可恨。
當然,道德和財富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沖突。
二、我們為什麽喜歡跳槽?
很多公司在招聘新人的時候總會問壹個問題:妳在這家公司的職業規劃是什麽?
其實作為壹個打工者,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計劃: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
因為大多數人的計劃往往跟不上變化。比如我計劃三年後升總經理。如果這家公司兩年後倒閉了怎麽辦?我能和誰談?
做好隨時離職的準備,是每個職場打拼者的第壹原則,不壹定是升職加薪。因為只要妳有真本事,有很多公司可以給妳升職加薪。
我們現在的工作更像是壹個跳板,通過它我們可以跳到更好的舞臺上。
3.為什麽我們不愛為別人工作?
1.不知所措,筋疲力盡。
在古代,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去官職,回鄉務農,過著“晨興,荷鋤歸”的日子。鄉村生活。
官場讓他身心俱疲。他不擅長人際關系,更不屑於阿諛奉承。幹脆裸辭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真是性情中人!
如今,職場中35歲以上的人越來越不受老板歡迎。到了35歲,他們還不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沒有專業的護城河,就意味著妳隨時可能被淘汰。
2.沒有成就感的工作,會把人變成機器。
工業革命以來,工作越來越細分。看了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主角日復壹日擰六角螺絲的感覺,大概和我們現代人前壹天坐在電腦前的感覺差不多。
資本家雇傭工人勞動,但這種勞動異化了人,把壹個有情感的人變成了沒有情感的機器,這樣的人在工作中會變得沒有成就感。
馬克思曾經說過:
“工人在勞動過程中不是快樂的,而是不幸的。他們無法自由發揮體力和智力,身體備受折磨。
為別人打工,處處為上級和公司考慮事情本身,會讓人失去做人的幸福感。
李白說:“哦,我怎麽能對那些地位高、身居要職的人卑躬屈膝呢?他們永遠不會容忍別人給他們壹張誠實的臉。”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成了李白,我們也沒有李白的才華和才華。我們壹生都在旅行,喝酒,寫詩,最後也是天長地久。
根據《羅生門》的作者芥川龍之介的說法,那些不想隨波逐流的人看起來很優雅,但他們不夠聰明。
他認為聰明人都是這樣的:既對世俗投以白眼,又隨波逐流。
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說不,但身體是誠實的。
《羅生門》裏的女人不拔掉死者的頭發,就會餓死;想到那些街頭小販不缺錢,所以幾乎賺不到錢,就很難過。
世界艱難,所以活得奇怪。
關於羅生門:
日本現代小說家芥川龍之介(1892-1927)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他被譽為日本短篇小說的天才,擅長描寫人性的陰暗面,抨擊社會的醜惡現象。他同樣好看的作品有《南京的基督徒》《魔術》等,寫作手法相當高超。喜歡短篇小說的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