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考研網大全 - 免費翻譯 - 科菲·安南的成長之路

科菲·安南的成長之路

科菲·安南出生時是雙胞胎。那是1938年4月8日,先是他的雙胞胎姐姐夏娃出生,然後是他出生。科菲出生在黃金海岸腹地的省會庫馬西的壹個貴族家庭。安南家族不僅富有,而且屬於貴族階層,因此享有特殊的聲譽,在阿散蒂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雖然安南的父親是阿肯人,但嚴格來說,他有壹半阿散蒂血統,壹半範蒂血統,而且他來自內陸的阿散蒂地區。他的母親和他的繼母壹樣,屬於凡提部落,他們生活在沿海地區。兩個部落說同壹種語言的方言,也叫Akken,方言之間的區別更多在於口音而不是詞匯。阿肯的品種包括凡提、條頓、阿克瓦皮姆、阿奇姆和布朗。科菲和他的兄弟姐妹學會了幾種非洲方言,但基本上都是在凡提長大的。

16歲時,經過多次轉學,他和所有的兄弟姐妹壹樣,終於來到了距離家鄉庫馬西約200公裏的沿海壹所寄宿學校。“Mantesipim”是這個國家最好和最古老的學校之壹。加納獨立那年,安南從曼特西皮姆中學畢業,回到家鄉庫馬西,在那裏學習了兩年的國民經濟學。安南家也擁有壹棟多層的房子,房間很多,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空間。科菲可以在壹個沒有材料的環境中開始他的研究。庫馬西的條件比加納其他首都城市好很多,安南家的條件也比國內很多家庭好很多。當時,科菲·安南深深紮根於非洲的價值體系。他計劃過上和父親在某些方面相似的生活:45歲之前,他想成為壹名商人,然後在加納工作15,60歲時,他作為壹名可可種植者度過晚年。但他的未來不是這樣的。不到兩年,他去了另壹個國家,另壹個大陸,那裏的氛圍完全不同。雖然他壹開始就壹直盤算著若幹年後要回到祖國,但這註定是壹次漫長的告別。從那以後,40多年過去了,只有在上世紀70年代,他在加納有過短暫的停留。但在他心裏,科菲·安南永遠是壹個非洲人,永遠對自己的家鄉充滿感情。安南在庫馬西科技大學學習了四個學期的國民經濟學。這所大學也是由基督教徒創建的,但後來它更名為“克瓦米·恩克魯瑪科技大學”,以示對獨立運動先驅的尊重。學校顯然把學術重點放在工程技術科學和農業科學上。這不完全符合安南的愛好,可能也是他兩年後選擇離開學校的原因。學校位於全國最富的金礦之壹附近,距離金礦僅60公裏,這也很容易理解學校設置專業方向的原因。他被選為學校的學生代表,並很快被提升為加納全國大學生組織副主席。65438-0958,參加在塞拉利昂舉行的西非大學生領袖國際會議。正是在那裏,美國著名的福特基金會的代表“發現”了這個聰明的年輕人,並與他取得了聯系。代表讓他去美國申請獎學金。福特基金會將為信守承諾、努力留學的非洲學生領袖提供機會。項目名稱為“外國學生領袖項目”。總是渴望成長的安南提交了申請,並成功獲得了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首府聖保羅的馬卡萊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的全額獎學金,這是壹所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學校。在回憶這段經歷時,他認為無論如何,離開加納,從熱帶轉到寒冷的明尼蘇達州,對他來說是壹大步。也可以說這是壹種文化沖擊:因為該州位於美國中北部,毗鄰加拿大。那個地區幾乎是荒蕪的;它是壹個古老的美國聯邦州,整個地區大約有500萬居民,當時人口更少。而且,也許在安南眼裏最重要的是,那裏90%以上的居民都是白人。這對於壹個21歲的60年代初的黑人來說,真是壹件致命的事情:在美國北部壹個近乎“白人”的州,種族沖突已經開始爆發。盡管有著優越的家庭背景,安南從未想到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第壹次非洲之外的旅行成為安南人生的壹個重大轉折點。幾十年後,他仍能感受到這壹點。1959年夏天,他在哈佛大學待了幾個星期,最後才在麥卡萊斯特學院註冊,這大概讓他在美國的新生活變得更輕松,不用直接感受從炎熱的非洲到美國北部的巨大氣候差異。

美國的壹些事情讓他覺得那麽陌生,而另壹些事情他已經很熟悉了:全民抵抗、靜坐罷工、示威遊行、封鎖的時代給安南留下了印象,就像他剛剛參與的加納政治獨立鬥爭的延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方式,但目標是壹樣的。所以,妳也可以參與進來,”他後來回憶道。他以極大的興趣密切關註那些政治事件,為此他自己也有過壹兩次不好的經歷。有壹次,他和幾個朋友在散步,他們因為膚色問題被壹群喝醉的年輕人辱罵。還有壹次,他帶著壹個白人女孩走過這座城市。他遭到猛烈攻擊,最後逃脫了。盡管這樣那樣,安南沒有回到自由馬卡萊斯特校園的安全區,整天呆在室內。第壹學年結束後,1960年夏天,他和壹個教師代表以及幾個朋友去美國大陸旅行了幾個星期。來自四大洲、五個不同國家的年輕人擠在壹輛旅行車裏,他們把這輛車命名為“友誼的使者”。他們的目的是盡可能多地了解這個國家和它的人民。他們在美國人家裏過夜,住在窮人家,富人家,農村和城市。有壹次,為了了解當地犯人的生活狀況,他們甚至想睡在監獄裏。但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但他們設法在當地的救世軍中心度過了壹夜。在旅行中,這支卓越的隊伍多次被迫面對種族主義沖突,但並沒有給所有參與者留下任何奇怪的印象。即便如此,他們最終還是保持了本色:這些來自富裕家庭的大學生依然帶著自信踏上了歸途。

和在庫馬西壹樣,安南仍然學習國民經濟學。和以前壹樣,他喜歡政治辯論——而且不僅僅是在大學生俱樂部。在美國大學,上述大辯論屬於提倡的大學辯論文化。他們紀律嚴明,遵循明確的規則,但他們可能會為某些事情而戰鬥到死。為了磨礪人們的頭腦,參與者經常不得不捍衛他們堅定信仰的對立面。安南經常和他的朋友壹起參加演講比賽。如果他想自由選擇自己的話題,他會將演講的重點放在富人和窮人、緊密聯系的世界的機遇或美國在戰後時代的作用上。有壹天,他甚至贏得了州內的演講比賽;這壹次,他討論了美國對發展中國家和脫離殖民統治的年輕國家的責任。他當時的壹位老師興奮地回憶起安南類似牛津英語的“絕妙”加納口音。毫無疑問,他當時也有著深沈細膩的嗓音,他給每壹個對話夥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他的語言出奇的簡單,幾乎沒有使用任何技巧。在“世界俱樂部”裏,他很快成為了俱樂部的主席,大學生們也為國與國之間,首先是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就是說,安南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就找到了“他”的主題,而那些主題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他,那就是正義、貧富平衡、國民理解。最遲,他開始練習堅定而經常的說話藝術。這種培訓對他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將是有益的。

和在寄宿學校壹樣,安南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並以優異的成績給馬卡萊斯特學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與德國大學相反,體育在美國大學有很大的傳統意義。足球隊或籃球隊的明星很快就會成為社會生活中最受歡迎的人。安南原本是田徑運動員。起初,他試圖打美式足球。“沒事,只要我跑在別人前面,不讓別人追上我就行,”安南後來在談到自己的相關嘗試時說。但作為壹個體重只有60公斤的人,他還不夠強壯,不能從事這項運動。於是他開始轉向歐洲足球,這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成功和更多的樂趣。但是他最好的成績是賽跑。作為壹名60碼短跑運動員,他創下了壹項大學紀錄,並將這個項目的紀錄保持了10多年。

1962年初夏,安南正在爭取聯合國的壹個職位。在理想主義的青年學生眼中,聯合國正是實現他們夢想的正確途徑。學生們經常在科菲和羅伊的公寓裏通宵討論世界的未來。因此安南開始了他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先是簽了個短期合同,因為工作出色,續約了。事實上,他去日內瓦的目的是攻讀博士學位,但他的學業很快退居次要地位,他的博士論文也是如此。他連碩士都沒拿到;在日內瓦高等研究院學習期間,他不僅豐富了人生閱歷,還結交了許多新朋友,掌握了尚可的法語知識。很快,聯合國吸引了他的註意力。安南剛開始工作時,職位很低:從最底層做起,在世界衛生組織做行政和財務專家。作為壹名預算員,他在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工作,離他離開的校園不遠。他的工資是P1水平,這是大學畢業生的最低工資水平。聯合國將人員分為兩類:專業人員和壹般工作人員。可以從P1提升到P5。在部門負責人的級別之後,依次是司局級官員D1到D2,然後是部門負責人擔任助理秘書長,然後是副秘書長,最高級別是秘書長本人。在聯合國40年的職業生涯中,安南經歷了從底層到高層的各個層面。他比大多數人更了解這個組織,他幾乎了解這個組織的方方面面。安南在國外積累的維和行動經驗最少,只有70年代的幾個月,甚至這段時間都是在行政機關度過的。

1962年夏天,雖然他的學弟學妹們都認為他是壹個多才多藝的年輕人,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但是誰也沒想到他會在這個世界組織裏持續這麽長的職業生涯,至少他自己不這麽認為。安南壹直認為他在國外的生活只是暫時的。但是他很喜歡這個世界組織。他喜歡的是國際氛圍,這是他第壹次來麥卡萊斯特學院時所欣賞的。另外,他有壹種感覺,在這裏比在家鄉更接近自己的理想。我家鄉的政局越來越動蕩。所以他留下來,簽了壹份又壹份合同。安南在日內瓦與來自世界許多國家的人壹起工作了三年。除了工作內容,最讓他著迷的是氛圍。

三年後,他真的很想去外面看看——他厭倦了日內瓦總部的工作,想去那個他認為自己將開始真正生活的地方:聯合國的壹個分支機構。他想去非洲“幫助改善這個大陸的狀況”就這樣,他申請了轉學。世界衛生組織在剛果和埃及有空缺職位。這兩個地方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申請了這兩個地方的職位。然而,人們給他提供的地方首先是菲律賓,然後是印度。在和他們的老板討論了很長時間後,他們最終給他提供了壹個在丹麥首都的職位。“哥本哈根不錯,”他心想,但這並不符合他的願望。他覺得這裏和日內瓦的差別還不夠大。15分鐘後,老板收到了他的辭職申請。他從未後悔過這個決定。安南堅持自己的決定,離開了世衛組織,也不知道新職位的確切位置。但他年輕、樂觀、自信,相信自己很快會找到新工作。在那幾個星期裏,他發了很多信,申請了非洲可能需要的所有職位。在等待未來雇主的回復時,安南和他年輕的妻子伶猴屬去了歐洲幾周。他們只是新婚夫婦。盡管未來前景尚不明朗,但安南“非常滿意,也相當高興”,因為他做出了壹個負責任的決定。而且事實上,很快就有幾個職位可供他選擇,其中壹個是總部設在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的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

1965年9月,安南在埃塞俄比亞接任新職時,非洲經濟委員會才成立7年。處於建設和擴建階段;對於壹個管理專家來說,這是壹項令人著迷的任務。安南在那裏從事人事工作,壹直到90年代都在和人事打交道。作為“主管人事的人”,他當時的頭銜就是這個名字。他必須審查申請信,補充人事檔案,處理勞動法方面的各種問題。下面這個軼事可以說明有時候處理事情需要多大的耐心:講的是壹個俄羅斯教授想去肯尼亞教壹年書。因為他的材料被轉到了經濟委員會,作為人事工作的負責人,安南不得不過問此事。在說服俄方交流的好處後,他突然發現教授只會說俄語。我們做什麽呢不放棄這個項目?那不行。畢竟這花了他很多時間和精力。於是他馬上要求俄羅斯再提供壹名翻譯。莫斯科最終同意了,並為教授和翻譯提供了資金。壹年過去了,肯尼亞要求再繼續交換壹年。安南又找到了他的俄羅斯夥伴。稍作猶豫,負責方最終修改了延期決定:但只讓翻譯留下,教授必須回老家。任何勸說都沒有用;決定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故事表明,當時的人事管理,尤其是在聯合國這樣壹個不同的“軍隊”中,需要壹些創造力。那時,沒有按字母順序排列的計算機列表;人們用索引卡、電話、圓珠筆和許多即興創作來工作。此外,人事政策往往足以成為東西方辯論的壹部分,因為那些國家組成的集團總是試圖將“他們”自己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盡管從事行政事務,安南卻壹再陷入強權政治的陷阱。

20世紀60年代末,有壹年的時間,安南中斷了在埃塞俄比亞的停留,但目的並不是為了在聯合國工作:1968年,他被分配到紐約的大本營進行為期壹年的學習。他又被安排到了人事部門,但這是他第壹次接近真正的權力中心。當時,該國際組織由第三任秘書長吳丹領導,他是緬甸人。安南的房間在29層,整個紐約幾乎都在他的腳下。今天,聯合國失去了許多原有的魅力,家具嚴重損壞,建築破舊。但在當時,尼娜·米塞斯描述說,在最初的幾十年裏,東河周圍的氣氛“非常高漲”。安南也是被這種吸引力驅使,後來壹直喜歡回紐約。然而,他不得不再次前往非洲,返回位於埃塞俄比亞的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紐約的深造給他帶來了晉升的機會:他成了那裏人事部門的臨時負責人,不久就正式走上了這個崗位。然後,在又壹年的“非洲冒險”之後,他似乎準備好了另壹次轉會。剛剛三十出頭的他陷入了內心危機,開始尋找新的彼岸。他休了壹年的長假。

安南回到大學,回到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上壹年的管理課程。這次我可以去麻省理工深造,因為他認識那裏的壹個教授。這位教授曾經參加過亞的斯亞貝巴的壹次會議。安南與他交談,並與教授就在美國深造的各種機會交換了意見。他希望有機會在斯隆管理學院學習管理學。他的申請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因此他能夠在1971年6月搬到馬薩諸塞州的劍橋。麻省理工學院是公認的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壹,能夠在那裏學習無疑會在每個人的簡歷上寫下特別濃重的壹筆。順便說壹句,安南沒有拿到碩士學位,為了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進步,他可能需要這個學位。從很多方面來說,這種暫時離開工作去大學充電,對他來說是有益無害的。盡管學術要求很高,安南“度過了美好的壹年”。工作的暫時中斷,其實讓他把事情想清楚了,克服了內心的危機。但他沒有像大多數同學壹樣尋求高薪職位,而是回到了聯合國。在聯合國積累財產是不可能的,但我作為壹個國際官員生活得很好。如果安南選擇在自由經濟中工作,他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是事實。但是錢不是他唯壹的動力。

他再次被派往亞的斯亞貝巴幾個星期,擔任他的老職務----這是第三次。行李裏裝著新的大學文憑,他從亞的斯亞貝巴到了日內瓦,這是壹個很大的飛躍。他之前沒有去世界衛生組織,而是直接去了聯合國的行政部門,這是聯合國繼紐約之後的第二個總部。他主要從事行政事務。安南在日內瓦呆了兩年,然後他被調到埃及執行維和行動,在那裏擔任了六個月的民政官員。對安南來說,20世紀70年代完全是動蕩不安的。往往是他剛到壹個地方,馬上就要去另壹個地方。看來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和人生規劃不是那麽自信。他已經搬了13次。即使在國外呆了這麽多年,他也覺得搬到加納很大程度上是值得追求的。

安南在阿克拉從事發展旅遊業的生意。他是國有企業加納旅遊發展公司的總經理。他“擁抱”家鄉的動力和熱情,壹眨眼就消失了。當時,前獨立運動的英雄、國家總統恩克魯瑪已經在壹次軍事政變中被推翻。他流亡國外,於1972年在布加勒斯特死於癌癥。從1966年恩克魯瑪政府被推翻到1974年安南回到加納,加納經歷了壹段政治動蕩時期。政府經常更換。就在安南回國前不久,另壹名士兵通過政變成功奪權:阿切姆龐上校被認為“不懂經濟”,在其他方面也不吉利。生產和貿易陷於停頓,走私和黑市猖獗,民主體制遭到破壞。1978年,上校在壹次宮廷革命中被他的軍事同僚推翻。安南就職加納旅遊發展公司時,國內氣氛已經相當緊張。理論上他可以在那裏自己做主,自己做決定,自己做組織安排,但實際上那些軍政要員總是肆意幹涉。這讓剛剛回國的安南無所適從,因為他希望打開祖國的旅遊市場,為人民創造富裕的生活。例如,他計劃在沿海地區建造壹些酒店。但是他討厭這裏的壹切;他不喜歡那些軍官不斷地告訴他該做什麽。“禁牌太多,封鎖太多”,他也很後悔,“什麽也得不到。”所以他去了國外尋找他的運氣。阿克拉的失望之後,1976,安南回聯合國報到,這次是到紐約擔任人事主管。像往常壹樣,他是可靠和穩定的,但他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安南在工作範圍內受到尊重,但他不是光芒四射但稍縱即逝的“流星”。他在悄悄地爬,壹步壹步往上爬。人們認為他是壹個可愛的同事——他的老板和下屬都這麽認為。

65438年至0980年,他被派往聯合國難民署日內瓦辦事處任人事部主任,負責當時在難民署工作的約2000名員工。難民署對世界上流離失所和無家可歸的人負有責任。該組織同時在許多領域忙碌,主要處理需要立即解決的突發危機。這就需要人們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迅速做出反應,就像東南亞那次壹樣——上世紀70年代末,成千上萬的船民為了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鋌而走險,踏上了冒險之旅。或者在非洲,無數來自索馬裏的難民逃往鄰國;或者在拉丁美洲,智利人因為害怕獨裁者皮諾切特而逃離家園。難民署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但這個組織根本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這就需要高層領導對危機管理有所了解。科菲·安南領導下的人事部門總是忙於向世界各地派遣工作人員,尤其是負責勞動法和組織的工作人員。

在他當時的人事主管代表沃爾特·柯伊澤(Walter Koiser)的印象中,安南是壹個具有“偉大領導素質”的人,他的頂頭上司弗朗茨·約瑟夫·霍曼-海林伯格(Franz Joseph Horman-Helinberg)也持有同樣的印象。因為他更新了整個人事管理,重組了流程,給這個部門起了壹個時髦的名字——“人力資源部”,完全按照電子數據來處理和調整工作。但是除了他的直接責任之外,安南仍然是壹個不為人知的人。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安南才被長期派往紐約,進入聯合國的核心。

  • 上一篇:《漢書》卷十四王之表的第二次全文翻譯
  • 下一篇:王者英語人名詞典的榮耀和王者英語人名詞典的榮耀。
  • copyright 2024考研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