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有七個重要變化:
第壹條:會計要素的計量。新會計制度將根據現行國際慣例,在我國會計制度中引入“公允價值”的概念,公允價值和計量的應用將成為此次準則修訂中的壹大亮點。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是指以市場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資產和負債主要計量屬性的會計模式。新會計準則對計量屬性進行了重大調整,不再強調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屬性,而是全面引入了公允價值、現值等計量屬性,其中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中主要采用公允價值。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主要區別在於公允價值的使用。與國際準則相比,新準則對使用公允價值作為基準計量基礎仍有所保留。
影響:“公允價值”很可能成為調節利潤的工具。以非貨幣(即實物)交易為例。過去,非貨幣性交易產生的收入只能計入資本公積金。新會計準則實施後,可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企業利潤表。高價賣家是上市公司包裝利潤最常見的方式。比如某上市公司資產(或股權)賬面價值為10萬元,但以2000萬元以上的價格出售。以前需要現金交易時,證監會也規定至少要收到轉賬金額的50%才能計算收益。現在,非貨幣交易可以輕松“獲利”。雙方都高估了自己的非貨幣資產,然後互相交易。雙方賬面上都有利潤,但誰都知道都是虛的。
第2條:庫存。在新的存貨標準下,取消了原存貨標準中的“後進先出”法,采用“先進先出”法記賬。
影響:所謂“後進先出”法,即企業在計算成本時,參考最近購入的原材料存貨價格,而“後進先出”法參考最早購入的原材料存貨價格。當原材料價格壹路下跌時,“後進先出”法明顯擴大了公司利潤率,“後進先出”法降低了公司利潤率,當原材料價格上漲時則相反。可以說“先進先出”法更側重於反映公司的長期經營。比如家電上市公司如果采用“後進先出”法,成本會大幅上升,當期利潤會下降。再比如,在有色金屬漲價的過程中,壹些以有色金屬為原料的公司會通過將“後進先出”法改為“先進先出”法來增加利潤。此外,新的存貨核算方法允許生產周期長的行業,如造船和部分機械制造行業,對存貨生產的借款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這將降低他們的成本,提高毛利率,增加會計利潤。
第三條: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準備是此次修訂的重點。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可收回金額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賬面價值大於資產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在國際會計準則中,允許資產減值轉回,但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不能轉回。
影響:這壹新規切斷了上市公司增加利潤的壹條主要途徑。目前很多上市公司都在用減值準備來調整利潤,尤其是壹些st公司,往往會在上壹年大幅計提減值準備,第二年又因為各種原因轉回,造成盈利的假象,但實際上公司的主營業務依然不見起色。新標準壹實施,轉回的準備就無法體現在利潤上,這種手段無疑會失效。由於2006年是將減值準備沖回利潤的最後機會,安永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孟冬的筆記推測,今年上市公司將會有大量轉回減值準備的行為,表面上會提升公司利潤,投資者應予以關註。
第4條:債務重組。新的債務重組準則改變了“壹刀切”的規則,由原來將債權人豁免或少付的債務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改為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並引入公允價值作為實物償債業務的計量屬性。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要考慮交換和被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要求上市公司在債務重組交易中考慮重組債務的公允價值,並要求在利潤表中確認相關利得和損失。這些規定將使上市公司的資產和交易得到更加公允的反映,壹些上市公司通過低價資產換取高價資產來降低成本的做法將不再可行。
影響:根據新規,壹旦部分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被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會大幅提高每股收益。債務重組所得不能視為利潤,只能計入資本公積,這是財政部幾年前根據鄭案制定的。在鄭三重重組之前,後者只欠中國建設銀行22億元。為確保重組成功,中國建設銀行免除14億元。如果把這14億元全部作為盈利,那小鄭豈不是突然每股虧兩三元,每股盈利五六元,股價就不會被炒了?財政部才制定了債務重組的會計準則。事實證明,這壹會計準則在壹些高負債公司利用債務重組故意包裝利潤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現在,黑變成白,白又變成黑。需要註意的是,我國大部分銀行都是國有(控股)銀行,能否免除債務往往取決於地方政府的壹句話。而且壹些關聯方可以通過減免債務,同時做高業績來操縱股價,搞內幕交易,受害的是小股東。債務重組收益可以進入盈利新規則,包裝盈利不要太容易!不是負債越多越有利可圖嗎?
但為了防止關聯方通過債務豁免轉移利潤,管理層很可能會出臺規定,關聯方豁免的債務仍將計入公積金,而銀行等債務豁免將計入損益。
第五條:合並報表。與《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相比,新合並財務報表準則所依據的基本合並理論發生了變化,從以母公司理論為主轉變為以實體理論為主。合並報表範圍的確定更註重實質控制,母公司能夠控制的子公司都必須納入合並範圍,不考慮持股比例。所有者權益為負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該納入合並範圍。
影響:這壹變化將對上市公司合並報表利潤產生較大影響。新準則使母公司不得不承擔所有者權益為負的公司的債務,並將使壹些隱性或有債務出現。同時,新準則也可以防止壹些通過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手段。
第6條: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項目必須在會計報表中單獨列示,可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處理,但以成本模式為主。如果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確定和計量,也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不計提折舊或減值準備,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影響:上市公司原來擁有的房產計入固定資產,所以房產的升值沒有在報表中體現出來。近年來,房產升值很快。因此,如果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法對其早些年購買的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量,其凈資產和當期凈利潤將大幅提高。但這裏的公允價值是什麽樣的價值,如何防止上市公司耍花招,是監管的難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引入,正式確立了NAV(凈資產價值重估)作為房地產上市公司估值的核心地位。這壹定會讓市場進壹步認可這種方法。而且,隨著投資性房地產屬性的增加,特別是人民幣升值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新會計準則的采用必將引導市場更加關註各類投資性房地產屬性的真實價值,使NAV估值法成為評價投資性房地產企業的主要標準之壹。即使對於以開發業務為主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也將導致投資者以更加穩定和客觀的估值標準來衡量壹家公司的價值,這無疑構成了長期的制度性受益。
第七條證券投資。新準則要求,交易性證券投資應當以期末交易所市場價格計價(視同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影響:本來上市公司證券投資市價低於成本的,就要計提減值準備。但如果市價高於成本價,且公司沒有拋出已實現收益,賬面利潤不能計入當期損益,但新準則使證券投資的賬面利潤變成了凈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