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來給妳解釋壹下:
壹,
公子連逃到魏國,聽說此事(指當時秦國統治者秦母任命的奸臣,群臣百姓怨聲載道),想回秦國,想帶著群臣從鄭入關。然而,城右守將卻不讓他進去,說:“臣乃義人,不能事二主。公子,妳還是走吧!”公子公司走了,在翟,菌變遇到公子公司,讓他回國。
夫人(也就是秦的母親)聽到這件事非常害怕。她命令士兵做好戰爭準備,並發出消息說:“有敵人入侵邊境。”士兵們出發時,都說:“我們要去打賊。”行軍到壹半,又改口說:“不是為了打擊盜賊,是為了見主。”宮子連隨兵回去,到了雍,圍住妻子,妻子自殺。
公子就算登上了王位,也就是秦獻公。他恨右主,所以要譴責右主;我感激菌改,所以要重賞他。主管趕緊對他說:“妳不能這樣。秦國有很多兒子被流放。如果妳這樣做,王公大臣們會競相歡迎那些兒子回國,這對妳的主人沒有好處。”秦獻公認為監工說得對,就免了權主的罪,把菌改為官醫,給守城的士兵每人二十米。
秦獻公能善用獎懲。任何獎勵都不是因為妳對誰有好感,懲罰也不是因為妳討厭誰。重要的是最後的結果。結果好,雖然我討厭那個人,但我會獎勵他;結果不好,雖然妳對那個人有好感,但是妳應該受到懲罰。這就是前國王安邦治國平亂的原因。
第二,
申屠帝對社會不滿,想投河自盡。崔佳聽說後,勸他說:“我聽說聖人練師是天地人的父母。現在如果因為怕淋濕而不去救溺水者,可以嗎?”申屠娣道:“不是這樣的。當初桀殺了關龍體,殺了太子比幹,毀了天下。吳殺了伍子胥,陳殺了謝植,也導致國家滅亡。所以不是沒有聖賢,而是(統治者)不任用(聖賢)的原因。”我把壹塊石頭綁在背上,扔進了河裏。
先生聽了,說:“真高尚!我從未見過像他這樣仁慈和智慧的人。”
《詩經》說:“天命如此,我又能怎樣?”我說的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