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考研網大全 - 作文大全 - 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

《蘭亭集序》是人教版高壹語文的重要課文,那麽教學設計應該怎麽安排呢?這是我給大家推薦的人教版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壹起來看看吧。

壹、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二第三單元的壹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習古代山水遊記類散文,此類散文多以描寫景物、記述遊覽經歷為主。但在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繪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說理的內容;在記遊覽勝的同時,常常傾註了作者個人的誌趣和感慨。像《蘭亭集序》《遊褒禪山記》在寫景的同時,表達作者對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賦》在描寫江月、山川的同時,抒發達觀超然的情緒。

這篇序言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二者相得益彰,***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為壹篇書序,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壹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2、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學習的重點,壹是賞析山水風物的自然之美與抒情誼認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優美語句,感受古文的語言之美。高壹學生需要積累壹定的文言知識,根據該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序文的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等實詞的意義、“之”“於”“所”“夫”等重點虛詞的含義、特殊文言句式,背誦全文。

(2) 能力目標:體會文章精練優美、自然清新的語言;借助註釋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3) 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沈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3、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作者感情變化的把握,以及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誦全文,是本文教學重點

課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樂到痛到悲,對人的生死這壹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由於經歷淺,多數未經歷過生死,對其中表達的生死觀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將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和認識作者深沈感嘆中蘊含的積極情緒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課時,采用誦讀法、點撥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從而更深的領悟文章內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點撥法” 能啟發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本文中,我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註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質疑,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難句質疑;

3、用歸納法歸納文中的特殊文言現象。讓學生學會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既便於記憶,又便於運用。

4、背誦課文時,要提示學生抓住文中感情變化的關鍵詞語,如“樂”“通”“悲”,以此帶動對全文的理解背誦。

四、教具準備

1、錄音機、課文朗誦帶;2、有關蘭亭和王羲之書法的圖片、資料

五、說教學程序

(壹) 故事導入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壹件謎壹樣的珍寶,它就是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關於這幅絕世珍品的下落,傳說很多,比較統壹的說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帶入了墓中。我們在責怪這位自私皇帝的同時,還能感到壹絲欣慰,因為尚有唐朝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等摹寫的蘭亭帖流傳於世。我們在鑒賞書法美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欣賞其文描寫的蘭亭勝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讓我們壹起學習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二) 作者簡介

欣賞完插圖後,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其書法“飄若遊雲,矯如驚龍”的特點,同時簡介作者和文章體裁特點,擴充學生的相關知識,完成教學目標(1)中對序文特點的了解。

(三) 整體感知,朗讀全文

通過播放課文朗誦帶,讓學生註意字音和語調、語氣,初步感受〈〈蘭亭集序〉〉的語言特色。聽完錄音後,再讓學生齊聲朗讀壹遍,教師相機作誦讀指導,這壹環節是教法和學法的落實。

(四) 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學生四人小組***同合作,結合課文下註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教師巡視點撥,比如第壹段中的:

1、“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應掌握以下實詞:

修:做。 禊事 :禊,壹種祭禮。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禊事,古代壹種風俗,到水邊洗濯、嬉遊,並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

2、“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處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畢:都。 鹹:都 . 修:長、高。 映帶:映襯,圍繞。

3、“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引以為流觴曲水:引,引導。引(之),省略賓語“之”,清流激湍。流觴,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於誰前,誰來取飲。曲水,引水環曲為渠。( 展示流觴曲水的圖片資料)。

盛,盛大。 觴,古代喝酒的器具,這裏解釋為飲酒。(名詞作動詞)

詠,用詩詞來贊頌或敘述,指作詩。 以,來。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是,指示代詞,這。 惠風,和風。

5、“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 所以,用來。 極,窮盡。 娛,樂趣。 信,實在。

其余段落不壹壹贅述,此環節還可讓學生找出難句相互討論,討論不決,推舉壹同學指出疑詞難句,教師集中加以講解。如此,教師重在點撥省時省力,學生積極參與,手腦並用。 此外,課文中出現的“流觴曲水”這樣的字詞學生理解可能有困難,所以展示課前準備的有關蘭亭集會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文中自然美,並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課變得生動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識更為直觀和便於理解。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生輕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識。這既完成了教學目標(1)(2)(3),同時又突破了重點難點,也是對學法的落實。

(五)小結並布置作業

對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況進行總結,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2)歸納文中文言知識,完成課後練習二。第壹課時的作業重積累,對基礎差的學生必不可少,又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同時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

  • 上一篇:感恩幼兒園老師辛苦短句
  • 下一篇:方的筆畫筆順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考研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