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壹課時
課型:欣賞、造型、表現、評述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自然界中重疊的現象,學生初步了解重疊形狀的特點。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審美素養。
3.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學會用壹種或二種重疊形狀排列的方法,並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了解重疊形狀的特點,並制作。
教學難點: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重疊方法,創作圖案。
教具準備:水果兩個、幾何圖片若幹、重疊形狀拼貼畫壹幅。
學具準備:彩色紙(兩色以上)、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
二、觀察導入
1、重疊的概念:
師 出示兩個水果,做重疊擺放,提問水果產生了什麽效果?
生 答略,師引導學生觀察上下、前後的重疊特點
2、觀察自然現象
師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窗外的樹,前後樹的重疊,上下、前後樹葉的重疊
師 小結,自然界有了重疊就變得更加有節奏和美麗。
3、導入課題:《重疊的形狀》
三、新課教授(發展階段)
1、知識窗:
壹樣物體在另壹樣物體的前面,就產生了重疊。
壹樣物體在另壹樣物體的上面,也會產生了重疊。
2、學生活動:
活動壹:請2組學生(每組5人)上講臺表演重疊。(加強重疊的印象)
活動二:請2位學生上講臺用教師準備的幾何圖片教具拼擺重疊的形狀。
3、欣賞課本範圖(加深重疊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紀之鐘)、油畫(靜物)、學生作品
4、重疊形狀的制作
a、選擇造型:動物、植物或人物
b、選擇重疊的方式:上下或前後
c、欣賞教師範畫,學生討論畫中的重疊形狀.更加深學生對重疊的印象
四.學生實踐創作(探索階段)
1.完成重疊形狀的設計和制作
2.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賞他人的作品,並評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歸納拓展
1.生:談感受
2.師:小結
3.拓展:展播電視風光片,讓學生感受重疊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和運用
《重疊的形狀》教案(二)教材簡析:
壹樣物體在另壹樣物體的前面,就產生了重疊。壹樣物體在另壹樣物體的上面,也會產生重疊。在本課的內容裏,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景物的前後遮擋關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學生能夠在今後的繪畫實踐中有意識的註意觀察對象,發現它們的前後遮擋關系,並且能輕松的在畫面中表現出來。
教學目標:
讓學生對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現象有初步的認識,促進學生有意識的註意觀察和表現遮擋關系,並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的過程進壹步增強理解。
通過繪制過程滲透三度空間概念,培養和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遮擋關系
教學難點:
繪制過程中出現的重疊表現問題。
教學方法:
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和教師的講授和演示,使學生對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現象有初步的認識,促進學生有意識的註意觀察和表現遮擋關系,並通過自己動手制作的過程進壹步增強理解。。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教材、範圖。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活動壹:
引導學生觀察前後景物的遮擋關系,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這種現象:
1.壹盤水果(端出實物)
2.教師做站立在講臺後邊的動作
3.請壹個小朋友擋在教師的前邊站立
活動二:
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遮擋現象?,如果我把它們畫成這樣就不對了,(出示圖片)因為沒有了遮擋現象,是不真實的,必須畫成下邊圖中的樣子,(出示圖片2),出現了遮擋關系也就真實了。
實物投影儀演示:為了表現遮擋關系,就要先把前邊的東西畫好,後邊的東西露出多少畫多少,被遮擋的部分不畫,畫面就正確了。
畫面上有前有後的東西,前邊的東西在較低位置上,後邊的東西在畫面較高位置上,才能看出遠近關系。
活動三: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畫出或用紙剪出動物、人物,進行重疊排列。
也可畫疊羅漢圖
活動四:
作業展示,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活動壹:
講評優秀作業,引導學生觀察前後景物的遮擋關系。
展示立體圖書或立體賀卡,引發學生興趣。
活動二:
1.觀察分析:它們的特點是有前有後,有的還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間的景物和遠的景物多種層次。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來的呢?立的方法很多,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壹種。
2.教師像變戲法似的將教具底邊折壹下,在折出的小邊上抹上乳膠,貼在底板紙上,汽車就立起來了。請幾個小朋友也這樣幫忙折和粘,立體的街景很快出現。
3.分析立體街景的層次關系:有前後層次就會出現遮擋現象。大家看,前邊的汽車折擋住中間汽車的頭或尾,這些汽車又遮擋住後邊樹和樓房的底部,我們既看見了前邊的汽車,也看見了遠處樹和樓房沒被遮擋的部分,畫面效果很好。
制作步驟:
1.用壹張8開紙作基礎,從中間對折。
2.在後邊裏面上用油畫棒或彩色水筆畫出背景處的山、雲、太陽或星星、月亮、樓房
3.用小塊紙畫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樹、郵筒、行人,並留出壹部分粘貼的紙邊。
4.按照場景,依次粘貼。
活動三: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活動四:
作業展示,教師小結。
課型: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重疊的形狀可以使畫面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
2.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重疊各種的形狀來繪畫制作作品。
3.通過對重疊形狀的學習,增強學生的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重疊在作品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能用各種方法制作或畫出重疊的作品,使學生樹立物盡其用的理念。
教學準備:
教師:範畫、色卡紙、課件。
學生:包裝紙、膠水、剪刀、油畫棒、水彩筆。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檢查學生準備情況。
二、引導階段
1.知道什麽是重疊嗎?(以兩手為例作示範)
2.(課件欣賞圖片)進壹步了解重疊的含義。
壹個物體在另壹物體的前面或上面,就會產生重疊。
3.學生列舉:壹些在生活中重疊的例子。
同學們的座次安排、疊羅漢、上樓梯時等等。
三、發展階段
1.欣賞課本上其他小朋友的畫作,了解重疊在繪畫中和生活中的應用。
2.逐幅欣賞分析重疊的種類。
前後重疊、上下重疊、大小重疊、左右重疊
3.我是小小魔術師:自己用手頭的材料來擺壹擺重疊的物體。
(1)提示學生運用多種材料來制作(範作)。
(2)請學生談壹談準備用什麽材料來做?怎麽做?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視
1.教師巡視時對學生如何使用手中的材料進行指導,讓學生慢慢養成按需剪裁的習慣,要盡量巧妙使用每壹塊剪裁下來的材料。
2.展評作業。
第二課時
壹、評講上壹節課的優秀作業
二、引導階段
1.欣賞課本上其他小朋友的優秀畫作,了解重疊在繪畫中的運用。
2.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重疊的畫面。
隨意的重疊
有規律地重疊(上下、左右、前後、大小等)
3.多種方法可以畫出重疊的形狀。
先設計壹個基本形,剪下,進行重疊排列,逐個畫出重疊的形狀。
畫壹個基本形,再壹個壹個重疊的畫下去。
畫幾個基本形,在空白處添加基本形。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教師巡視時對學生繪畫中前後重疊的遮擋關系要進行重點指導,讓學生了解在生活中的觀察習慣,要盡量巧妙的幫助學生理解繪畫構圖的重要。
四、課上交流作品
小組內互相交流展示,並可以給別人的作品提壹提建議。
五、課後擴展
1.重疊形狀的擴展。
2.方法的擴展:鏤空、拓印等都可以制作重疊的形狀。
3.尋找生活中同樣的小物品,把它們組合在壹起,就是重疊的形狀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