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子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壹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妳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妳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妳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妳。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2、“種世衡不失信於羌人”。北宋名將種世衡到青澗城戍邊時,巡視撫問境內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領奴訛倔強自負,從不服從宋朝地方管理。
種世衡與他約定,次日到帳下慰問部族。誰知當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險難行,而奴訛部落又在偏僻的山溝,眾官勸阻種世衡改天再去,種世衡堅持壹定要赴約。
奴訛以為這樣的大雪種世衡想必不會來了,沒想到他頂風冒雪的趕來了,奴訛深感佩服,急忙聚齊了族人來見種世衡並聽命於他。此後,當地的羌族人也都相繼來歸順。種世衡的軍隊秋毫無犯,深得人心,與羌民和睦相處,人稱“種家軍”。後來每當西夏軍侵犯宋朝時,羌民總是提前去通報,並盡全力相助,因此宋軍每戰必勝,使邊境得到安寧。
3、北宋的範仲淹青年時在睢陽讀書,認識了壹位姓李的術士。壹天,那個術士得了重病,請人找來範仲淹說:“我這裏有壹個煉金秘方,我的兒子年紀小,不能把點金術給他,現在我把這秘方交托給妳。”
術士把秘方和煉成的壹斤白金封好交給範仲淹,就病故了。幾年後,範仲淹當了諫官,他找到那個術士的兒子,對他說:“妳的父親會使用神奇的點金術,當年他過世的時候,因為妳年紀還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妳已長大,應當把這個東西還給妳。”於是就拿出那個秘方還有白金壹起交給術士之子,那個密封的記號還保存完好,沒有被打開過。
4、範仲淹之子範純仁秉承父誌,在洛陽為官時以誠信造福於民,當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壹次在白司馬坡,有位老人坐在墻邊曬太陽,有人來告訴老人說:“妳家黃牛犢被人偷了。”老人坐在那裏動都不動壹下,也不問壹句話。
過了壹會,又有人來告訴他牛犢丟失的事,老人臉色平靜的對那人說:“妳不要去找,壹定是有人開玩笑,把它藏起來了。”
經過這裏的路人感到奇怪,就走過去問他說:“老人家,您家中丟失了牛犢,別人壹再告訴您,您為什麽不管呢?”老人笑著說:“範大人住在這裏,誰願意當小偷?這是決不可能的事。”不壹會兒,牛犢果然回來了。
5、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貼鄰的魏國就比秦國強,還從秦國奪去了河西壹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奮圖強,首先搜羅人才。他下了壹道命令,說:“不論是秦國人或者外來的客人,誰要是能想辦法使秦國富強起來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這樣壹號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幹的人。有壹個衛國的貴族公孫鞅(就是後來的商鞅),在衛國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國,托人引見,得到秦孝公的接見。
商鞅對秦孝公說:“壹個國家要富強,必須註意農業,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壹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張。可是秦國的壹些貴族和大臣卻竭力反對。秦孝公壹看反對的人這麽多,自己剛剛即位,怕鬧出亂子來,就把改革的事暫時擱了下來。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壹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壹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
不壹會,南門口圍了壹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
大夥兒妳瞧我,我瞧妳,就是沒有壹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壹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壹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壹分也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