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產業化的利弊是教育選擇更加多樣化、教育服務更專業化,弊是使教育階層化。
教育產業化
教育產業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實行的被稱為“單純財政視角的教育改革”,即在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背景下,為彌補經費短缺,圍繞著學校創收、經營、轉制、收費、產權等問題,以增長和效率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
教育產業化在中西方具有小同的含義。在我國,指的是將傳統的由政府包辦的非義務教育機構、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改造為提供教育服務獲收利潤的企業式經營主體。
比較典型的定義為:將產業化的經營思想和市場導向與市場交換的運作方式運用在教育中.就是教育的市場化,即通過市場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知識拓展:
機構直接興辦產業。這裏的教育產業化,不是指將學校辦成以提供教育服務為盈利手段的機構,而是指學校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通過教學、科研、產業的緊密聯系,教學、科研面向產讓,產業為教學、科研提供經費和研究方向,宗旨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比較著名的代表是“矽谷”,不僅實現了教學、科研與產業的互動,也為教育提供了可觀的經費來源,還為學生的求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指借鑒產業運作模式,提高教育質量。Peters在1998年指出,所謂教育產業化,就是指運用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以改進教育產品質量。科學的質最控制方法指的是工業中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等。
這裏的教育產業化,旨在通過廣泛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任用專家小組對傳統遠程教育內容和方式進行系統改進,使之合理化、正規化、標準化,進而實現教育的規模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