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元素和元素符號及元素周期表三個部分知識,下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元素》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理性認識統壹起來。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常見27種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壹些其他信息。
課題分析:
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簡介三個部分。前面課程學生已經知曉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需要結合原子結構知識,從微觀結構的角度對元素進行比較確定的概念定義,將物質的宏觀元素組成與微觀粒子構成的認識有機統壹起來。
1、元素概念是化學概念的教學難點,這裏可以淡化概念的具體教學,可以通過生活物品中元素組成的大量實例,促進學生認識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內質子數的壹類原子的總稱,只需了解決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內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2、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根據,因而是教學重點。要求學生了解元素符號的表示意義,以課本列舉27種元素為重點,包括每種元素的符號、名稱,做到會寫、會讀、會用。
3、簡介元素周期表,讓學生初步認識這個化學工具,依據學生有限的知識基礎,可以安排學生組織探究活動,從原子序數查找壹些元素的名稱、符號、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以及確定元素分類等信息,為今後的化學學習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學習工具習慣。
教學準備:
系列生活物品,教學課件,學生導學單
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景,展示課題:
生活啟示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實物、圖片、食品包裝標識等,讓學生閱讀分析這些物品所給出的信息。
展示實物提供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飲料和日用品等)。
教師導語生活中我們使用過“加碘食鹽”“含氟牙膏”“AD鈣奶”,這裏的“氟”“碘”“鈣”分別指的是什麽?應該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種呢?
學生回答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投影課題第2課題:元素
(評析):化學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學,學習化學要註重化學聯系生活,積極與我們的生活、學習緊密聯系,將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用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等,運用化學的觀點認識。
二、廣泛聯系生活實際,加強理解元素的概念:
問題探究那麽什麽叫做元素?
學生演板要求書寫幾種常見物質的化學式:O2、CO2、H2O、H2O2等。
***同分析四種物質分子裏都含有氧原子,雖然它們的性質各不相同,從上次所學的“原子結構知識”中知道:這些氧原子的核電荷數都是8,即核內都含有8個質子,於是將這些氧原子統稱為氧元素。
學生1我們把核電荷數為1的所有的氫原子統稱為氫元素。
學生2把核電荷數為6的所有的碳原子統稱為碳元素。
定義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壹類原子的總稱。
例題講解氧元素和氫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 B )
A、中子數 B、質子數 C、相對分子質量 D、核外電子數
師生分析在原子結構中,決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內質子數(即核電荷數),因此選擇(B)。
引導討論下述化學反應:2H2O==2H2↑+O2↑,S+O2===SO2中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學生回答1分子種類和性質發生了變化。
學生回答2元素種類沒有發生變化。
生活應用
1、生物細胞無論來源於動物還是植物,微生物,其中元素種類及其質量分數都相近。
2、從生物學或科普書刊中查找幾種食品的元素組成,並列表說明。
閱讀圖表了解地殼裏各種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質量分數。
發現規律地殼中元素含量(質量分數)從多到少次序:氧矽鋁鐵
師生討論為了加強記憶,可以采取諧音記憶技巧:養閨女貼(心)。
知識拓展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引導歸納進壹步認識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發現和合成的物質已超過2千萬種,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100多種。
(評析):現階段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和原子之間的關聯,認識到分析物質宏觀組成時用“元素”,在研究物質微觀結構時則用“原子”,運用形式多樣的訓練方式,加強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突破兩個概念容易混淆的認識誤區。
三、熟記常見元素符號,領悟元素符號的國際通用性
趣味話題外國友人不會認識實驗桌上的三瓶金屬材料,他問都是些什麽物質?他說我不認識。
教師提問科學上使用什麽來表示元素呢?
學生討論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需要采用國際統壹的符號表示各種元素。
閱讀資料常見元素符號的歷史演變過程,了解道爾頓在化學上的又壹貢獻。
(評析):以學生容易接受的動漫形式介紹,有利學生從樂於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充分了解元素符號的國際通用性,這樣就便於不同國度的化學界進行學術交流。
學生1書寫元素符號應該註意法則:壹大二小。
提出問題氧元素符號為O表示什麽?
學生2O表示氧元素
學生3O表示壹個氧原子
***同歸納元素符號表示壹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壹個原子。
閱讀資料從中文元素造字規律來看,將元素分成哪三種?
學生1有“金”字旁的是金屬元素,例如生活中的“五金”即金銀銅鐵錫Au、Ag、Cu、Fe、Sn。
學生2有“氣”字頭壹般是氣態非金屬元素O、N、Cl、H等,有“石”字旁的是常溫下的固態非金屬元素,C、S、P等。
學生3記住三種常見稀有氣體元素:氦He、氖Ne、氬Ar等。
(評析):元素符號作為學習化學的第壹種化學用語,加強書寫化學用語的規範性和嚴謹性,讓學生體悟運用元素符號的重要作用,為馬上學習的化學式做好準備。
四、開展課外探究,簡單認識元素周期表
類比引入超級市場為了便於顧客選購采用分門別類、有序方式排放成千上萬種商品。而化學上為了便於研究元素的性質和用途,需要尋求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性。
規律探索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有序排列構成元素周期表。
學生1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
學生2***有18個縱行,其中8,9,10三個縱行***同組成壹個族,***有16個族。
教師提問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號,叫做原子序數(即核電荷數)。我們可以從元素周期表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1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稱、符號、相對原子質量。
學生2通過計算還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中子數等。
學生3確定該元素屬於金屬、非金屬還是稀有氣體元素等。
拓展視野通過科普書刊或互聯網查詢: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評析):由於認識元素種類不多,暫時無法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內在規律,因而需要適當降低運用知識的難度系數,重要的讓學生積極拓寬知識視野,體驗門捷列夫和道爾頓等科學家研究化學的樂趣。
教學反思
壹、組織科學探究要重視學習過程和探究經歷
化學新課程組織化學原理的學習,需要學生參與體驗學習的快樂,註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過程,重視科學探究的全程經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學習方面的巨大收獲,知道學習上的暫時失敗,還是今後人生的偶然失敗都是難得的人生經歷,是人生中壹筆精神財富,遭遇失敗的滋味也許是刻骨銘心的永久記憶,自我慢慢體味,但是要在不成功的記錄中尋找失敗的經驗教訓,這就是我們積極參與科學探究的收益。
強調元素符號記憶的學習任務,可以采取分散難點,逐步記憶,前三單元教學中有計劃的逐步提供元素符號和化學式,讓學生逐步熟悉常見元素符號和物質化學式,著實減輕對枯燥無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體現出化學用語的啟蒙性和工具性。也可以安排學生個人自制學習卡片或學習包,將化學用語記憶分解成階段性學習任務,加強書寫化學用語的規範性和嚴謹性,讓學生體悟運用元素符號的重要基礎性,體現認知發展規律的漸進性。
二、廣泛聯系社會生活,將抽象的知識原理具體化
本單元組織“元素”化學概念和“元素周期律”原理的教學,都可以運用類比方法,有利將“元素”、“元素周期表”內容結合生活和學習的實際,將抽象的知識體系具體化,增強學生對元素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認識。
前三個單元知識學習,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接觸和認識常見物質有空氣、氧氣和水,但是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這樣勢必要求組織教學時,註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化學新課程註重引導學生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在生動、豐富的情境中通過師生對話和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分析歸納形成概念,明確強調要求進壹步淡化化學概念的教學,對於概念的知識要求只需學會應用,能夠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正確運用,因而理解“元素是壹類原子的總稱”這個問題,領悟元素和原子之間有什麽異同,可以通過類比的事例進行講解:0-9九個數字就是組成無數個數字的元素,26個字母就是英文的基本元素等,讓學生知道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壹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引入“元素周期表”這個化學學習工具,不直接介紹元素周期律的內在規律,而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為了取用存放的方便考慮,例如超市的商品需要分門別類、有序的排放,其中有***同的有序性,那麽為了研究元素的性質和用途,也需要科學的有序排列。總之,化學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學,要註重聯系生活、學習的每個方面,評價方式可以設計成社會調查、課外探究、課前導學單和課後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