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采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壹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後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恒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采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壹些實驗引入課堂中,采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註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並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壹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後,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壹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註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采用分散教學,宜采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註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寫每壹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後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同提高。最後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壹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壹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並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采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回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於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壹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采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勢,又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新教材編入的“常識性介紹”及“選學”內容,語言敘述豐富有趣,學生願讀、易懂,且常常以形象逼真科學的圖表描繪。這些內容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果把這些內容同以往教學壹樣放在課堂上由教師講,既造成教學課時上的緊張,又發揮不了教材特點,因此,在教學上也要靈活處理,采用詳講與學生自學,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法,既能解決課時緊張的矛盾,又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