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jūg jūng jìn Cui,s ǐ r h ǐ u y ǐ。
來源:三國蜀國諸葛亮《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把國內軍政大權交給了諸葛亮。諸葛亮聯吳攻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後壹次北伐前夕,他給劉禪寫了壹本書《後為榜樣》,表達他為國捐軀的心情。
“先死而後已”出自《論語泰伯》“士要自強不息,任重道遠。仁以為行,不重乎?死後不是很遠嗎?”奮鬥壹輩子完成壹份責任,不遺余力為妳的死貢獻壹切。另外兩個是諸葛亮的第壹個。
“盡力”就是盡力而為,龔傾盡全力;“失敗和生硬”是指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或結果。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著名的“後例”。與前壹種模式中慷慨激昂的勝利信念不同,後壹種模式的風格更為悲壯。
在這張表中,諸葛亮分析了戰爭與和平、安全與危險的關系,指出了繼續北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對北伐的結果作出了較為客觀的預測,那就是“失敗和生硬,是大臣們所不能理解的。”這可能也是諸葛亮當時的真實心態:不發動北伐就是等死,發動北伐其實是無法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