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sǐ ré rò u y ǐ)已經:停止。至死不罷休(承擔責任),形容壹生都在為壹個責任、使命或任務而奮鬥。
編輯此段落的來源
《論語泰伯》曾子:“士要自強不息,任重而道遠。仁以為行,不重乎?死後不是很遠嗎?”(三國誌·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編輯此段落示例
我還不能報答皇帝的恩情。我奉命盡最大努力保持忠誠。(史明·乃庵《水滸傳》,第83回)他壹生致力於改造中國,真是~。(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湯元珍《代李忠誠》說:“妳若說願降,丹諾不從,則斷柱謀奸。死後,我兢兢業業。”楊振寧的《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的壹生。
編輯此段落的用法
部分形式;作謂語、定語和狀語;包含贊美
編輯此段落的外語翻譯
中文:在履行職責時不遺余力;直到生命的最後壹天;德語:Treubis zum letz ten atem zug Seine Pflichtun
編輯這個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蜀國的主人劉備死後,無能的阿鬥繼承了王位。他只知道享樂,把國內軍政大權都留給了諸葛亮。諸葛亮聯吳攻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最後壹次北伐前夕,他寫了壹個阿鬥A模,以示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